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海拔4000米,鐫刻檢察守護新坐標
            時間:2025-08-12 16:22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責任編輯: 安羽

            七月,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云朵輕舞、江河歡歌。

            “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的回信,字字千鈞,傳遞了對西藏人民幸福生活的牽掛;“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李強總理鏗鏘有力的宣告,聲聲入心,見證著國家對西藏發展的堅定支持與無限厚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西藏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西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確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推進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2024年到西藏調研時強調,西藏檢察工作要一體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貢獻檢察力量。

            近日,從拉薩河畔到雅江之濱,從雪山腳下到邊境線上,記者走進西藏,從落實西藏四件大事的法治實踐中,感受到雪域高原上的檢察履職“高度”,不僅體現在地理坐標上,更體現在對“高質效”履職的不懈追求中。

            精準對接服務重大項目建設

            2025年7月19日,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一項世紀水電工程正式啟航——李強總理親臨西藏林芝,宣布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下稱“雅下水電工程”)正式開工。

            這項“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的標志性工程,不僅將重塑西藏能源發展格局,更將為我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注入強勁動能。

            在雅下水電工程啟動前,西藏自治區米林市檢察院積極履職,為雅下水電工程順利推進清除障礙。

            “我們在履職中通過無人機發現了破壞雅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的違法行為,立即制發檢察建議,督促水利部門嚴格執法,并與屬地鄉鎮政府磋商,督促落實鄉級、村級河湖長制。”米林市檢察院檢察長陳穎湘向記者介紹說。

            “基于此前服務保障川藏鐵路建設中積累的辦案經驗,我院以‘四大檢察’協同發展、精準對接為抓手,提出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聚焦涉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公益保護工作;依托數字賦能、大數據法律監督,加強與重大項目重大工程有關部門的協作服務等十項舉措。”陳穎湘說,米林市檢察院還成立了以檢察長為主辦檢察官的辦案團隊,開通涉重大項目案件快速辦理綠色通道。

            近年來,隨著國家重大戰略在雪域高原加速落地,西藏檢察機關結合地域遼闊、環境特殊、戰略地位重要的區情,緊緊圍繞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目標,依法協同履職,查辦了一批有較大影響的案件,為重大建設項目提供堅實法治支撐。

            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下稱“南北山工程”),是西藏首個河谷地區規模化生態建設和修復工程。2021年啟動,計劃用十年時間,讓拉薩河兩岸200公里的荒山野地披上綠裝,改善拉薩周邊生態環境,增進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

            隨著南北山工程向拉薩市達孜區推進,達孜區檢察院積極發揮“四大檢察”職能,主動尋找服務保障南北山工程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達孜區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茹格葉介紹說,2024年,該院干警在走訪調研中發現,種植區域內存在隨意傾倒垃圾等現象。南北山工程項目部負責人反映,有群眾在禁牧區放牧。

            隨后,達孜區檢察院統籌發力,設立了檢察保護牌。“我們通過雙語形式告知群眾,任何破壞南北山綠化的行為都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須承擔法律責任。”茹格葉說,檢察保護牌還公布了在禁牧區內放牧、傾倒垃圾、放火、砍伐樹木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行為的舉報方式,引導群眾共同參與南北山綠化保護,呵護生態環境。

            為確保相關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達孜區檢察院組織干警深入鄉村社區、甜茶館等地,向群眾講解保護南北山工程的重大意義,以及破壞行為應負的法律責任。目前,“設立檢察保護牌+入戶普法”的履職模式,已在拉薩市檢察機關全面推行。

            擦亮“桃花村”品牌

            從林芝市區出發,沿318國道一路南行十余公里后,便來到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這里就是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曾經到訪過的“桃花村”。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嘎拉村全體村民回信,勉勵大家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護好,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

            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不僅讓嘎拉村群眾倍感溫暖,也讓剛結束駐村工作的巴宜區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主任旦增堅才備受鼓舞。今年的嘎拉村桃花源景區實現零舉報,他功不可沒。

            “嘎拉村桃花源景區3月8日開啟,村里2月開始招商,40多個攤位,合同都出自我手。”曾擔任真巴行政村(包含真巴村和嘎拉村)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的旦增堅才說,攤位不同,合同不同——拍攝類攤位,既要維護拍攝者的肖像權,也要考慮進場牦牛等動物是否接種疫苗等安全問題,需要把攤位責任寫清楚;播放音樂的攤位,除了要考慮音樂著作權,還要明確禁止播放的音樂……

            “今年是嘎拉村桃花源景區開放第22年,游客從第一年的一萬余人,已經增加到現在的十余萬人。往年多少都會有游客舉報的情況,隨著桃花源景區知名度的不斷提升,每增加一個舉報,都對‘桃花村’品牌有影響。”旦增堅才認為,把合同盡量寫詳細、列規范,再通過合同強化管理,能夠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避免糾紛。

            今年嘎拉村桃花源景區開放時間持續到4月,比往年時間要長一些,零舉報的結果讓旦增堅才很欣慰,村民們更是嘗到了規范簽訂合同的甜頭。

            真巴村和嘎拉村通過畜牧、機械出租等集體經濟,延伸旅游產業鏈。但是,村民不懂該如何規范地簽訂合同,引出了大量經濟糾紛。2024年6月,旦增堅才剛駐村時,接到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解決真巴行政村2023年的機械租賃合同糾紛,追回429萬元未結的租賃及勞務費用。

            “這些投工投產合同表述籠統,極不規范。”旦增堅才挨家挨戶走訪了全村80戶村民,了解到很多車、機械都是村民貸款買的,辛苦勞動一年,錢沒拿到,還要用積蓄償還銀行貸款,有些村民已經面臨返貧風險。他及時向巴宜區檢察院反映情況,并與林芝鎮政府積極溝通,同時協助村委會向法院申請速裁程序。

            巴宜區檢察院副檢察長邊黨社介紹說:“我們非常重視此事,由民事檢察部門派專人對駐村工作隊證據收集、完善證據鏈條等工作同步進行指導、審核。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最終法院確認該案債務法律關系。今年2月,首批200余萬元執行款已發放到村民手中。”

            為強化村民的法律意識,巴宜區檢察院協助旦增堅才開展了十余次法治宣講,很多村民拿出已經簽訂的合同向檢察官咨詢,對存在瑕疵的合同依法妥善處理。還有30多戶嘎拉村村民,在檢察官的幫助下,追回了50余萬元土地流轉金。

            “檢察院派來的駐村書記幫我家要回了錢,還教我們怎樣簽合同,是我們貼心的好書記。”嘎拉村村民達瓦次旦感激地說。

            “有事就找檢察院”

            6月27日,西藏自治區亞東縣檢察院檢察官在邊境村開展結對幫扶慰問活動。

            “檢察官一戶一戶核對工期,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數據,凌晨兩點還在幫我們算賬,這樣的公道我們信!”提起2024年的那場“討薪戰”,宗吉夫婦仍難掩激動。

            2024年3月,日喀則市亞東縣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部門檢察官米瑪和同事下沉邊境村,在常態化排查矛盾糾紛過程中,宗吉等幾十名村民向他們反映了打工后被拖欠勞動報酬的情況,而且都指向了同一個工程項目。

            “有些村民象征性地簽了合同,有些只是簡單記了自己的工期,但都沒有用工方簽字確認。”米瑪介紹說,工程層層分包,關系復雜,調查起來難度很大。經過近40天摸排,最終確認有60人被拖欠勞動報酬。

            亞東縣檢察院檢察長加參對記者說:“邊境村村民大多是搬遷群眾,享受政府扶持政策,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這原本是件好事,但由于法律意識相對薄弱,經常出現勞動糾紛。畢竟出來打工的都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付出勞動卻拿不到工資,他們很惱火。從維護穩定的角度,能立即解決的問題,我們絕不多等一天。”

            為盡快妥善解決欠薪問題,亞東縣檢察院集合了民事檢察部門與控告申訴檢察部門的辦案力量。

            “我們不厭其煩地多次向項目總承包公司和具體勞務班組長擺出問題、攤開面子,講明不支付勞動報酬所帶來的不利后果、工資對村民的重要性急迫性。”米瑪說,在第5次協商和釋法說理后,對方承諾分批支付全部打工者勞動報酬。

            為了核準每位村民應得的勞動報酬,同時秉持能在家門口解決問題絕不讓村民“舍近求遠”的辦案理念,亞東縣檢察院檢察干警同該縣人社局工作人員、項目方負責人一起,4次往返邊境村,逐一上門核實確認、簽字捺印,確保欠薪事實明確、金額屬實。

            2024年4月4日,第一批勞動報酬款到位時,當地鄉黨委書記高興地在村群里發消息:“請被欠薪的村民拿好自己的身份證、相關出工證明和銀行卡到村服務中心集合,縣里的檢察官和人社局負責人來幫大家解決問題了。”

            2024年8月9日,隨著最后一批欠款支付到位,這起欠薪案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亞東縣是西藏重要的邊境口岸,雖然不大,但是村與村之間隔著山,且交通不便。為了及時回應當地群眾的法律需求,亞東縣檢察院制定了常態化下沉接訪機制,檢察官每周輪流到村里走訪兩三天,到村民家里宣傳法律知識和檢察職能,幫助村民解決急難愁盼。如今,檢察院在當地的邊境村樹起了好口碑,村民都說“有事就找檢察院”。

            “西藏自治區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在新時代治藏方略中,‘強邊’是西藏‘四件大事’之一。2023年4月,全區12309檢察服務熱線統一切割至自治區檢察院,創建了西藏檢察機關12309民族團結進步‘央宗熱線’,扭住西藏山高溝深路遠路險、高寒低壓缺氧的自然環境特點,推進涉法涉檢信訪矛盾糾紛在法治化軌道上解決。”西藏自治區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部主任達娃噸珠介紹說,自治區395個邊境村均搭建起12309檢察服務點,并從村“兩委”、老黨員、老代表中聘請819名“央宗熱線”聯絡員,協助邊境村12309檢察服務點宣傳檢察便民措施,及時反饋群眾訴求,與檢察人員共同化解基層矛盾糾紛。

            “過去常說‘西藏缺氧不缺精神’,這句話承載著西藏人民堅韌不拔的品格。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西藏檢察人不僅傳承著‘老西藏精神’,更展現出高質效履職的能力和信心。”西藏自治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夏克勤說。

            著力釋放

            “府檢聯動”更大效能

            全國人大代表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強

            “一規劃兩綱要”確立了“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制度框架,法治政府建設既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環節,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拉薩市政府堅定落實積極探索高原城市治理的創新舉措,與拉薩市檢察院聯合出臺《關于建立“府檢聯動”工作機制的指導意見》,聚焦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等重點領域,以“信息共享、法律共研、爭議共調、濫權共管、治理共商”為目標,促推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形成行政與檢察合作共贏新格局。

            拉薩市持續推進“府檢聯動”體制創新,府檢雙方緊緊圍繞“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堅持“抓前端、治未病”,及時發現制度性、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合力堵塞管理漏洞,以爭議化解途徑的“加法”,做矛盾糾紛的“減法”,群眾獲得感日益增強。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希望“府檢聯動”釋放更大效能,持續為拉薩城市高質量發展和社會穩定注入強大動能。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