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蟲草采集季的政法“守護者聯盟”
            時間:2025-08-12 16:43來源:《長安》雜志2025年第7期責任編輯: 安羽

            當春天降臨雪域高原,凍土初融的氣息里浮動著一絲隱秘的期待。蟲草采集群眾背著帆布包爬上山坡,目光緊盯著草甸上細微的褐色凸起——那是冬蟲夏草破土的信號,也是他們全年生計的希望。

            正在晾曬的蟲草

            在西藏昌都市邊壩縣、丁青縣與那曲市比如縣、索縣、巴青縣等地的群山之間,連片的帳篷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寂靜的高原熱鬧起來。伴隨人群聚集而來的,還有鄰里糾紛、草場糾紛,以及交易中暗藏的風險。為了營造法治、和諧、文明的采集環境,各個蟲草采集點都建立了臨時警務室、臨時調解室、法律服務點、志愿服務站,來自鄉鎮政府、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以及醫療人員組成臨時工作隊,全程守護蟲草采集安全。

            恰則鄉孔瑪奪蟲草采集點一覽

            守護安全:風雪高原的暖心便民服務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蟲草采集季既是農牧民群眾收入的“黃金期”,也是風險高發期。極端天氣突襲、雷電威脅、野生動物侵擾……采集群眾在險峻環境中與自然博弈,只為一家人的“生計希望”。那曲市比如鎮派出所副所長阿尼有著豐富的臨時警務室駐點經驗,他談起每年春夏之交那兩個月,總是非常難忘:“我們鎮有10個蟲草采集點,每個采集點都設置了臨時警務室,派1-2名公安同志駐守,負責日常治安巡邏、交通秩序管理、自然災害救援、法治宣傳等工作,和來自鄉鎮政府、法庭、司法所等單位的10名同志組成工作隊住在一個大帳篷里,這個帳篷就是蟲草采集季維持秩序的核心樞紐。”每個蟲草采集點都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實行“支部成員包片-黨員包帳篷-聯戶長包戶”的服務管理模式,確保仔細檢查,杜絕每一處安全隱患。工作隊每天開展不定時巡邏,白天守護大本營的財產安全,晚上還要防范棕熊闖入威脅人身安全。“我們會經常提醒群眾不要把生活垃圾放在帳篷外面,因為棕熊經常下山翻垃圾桶尋找食物。”阿尼副所長說。

            工作之余,工作隊還自發承擔起“代購員”的角色,騎著摩托車往返鄉鎮為采集點的農牧民群眾購買生活所需的日用品和藥品,“你們專心采集蟲草,我服務好你們”——這是駐點工作隊同志們對群眾許下的樸素而堅定的承諾。

            駐點民警為采集點群眾送上日常用品

            就地化解:帳篷網格里的和諧密碼

            帳篷網格是蟲草采集點特有的管理模式。那曲市白嘎鄉科學劃定采集點網格區域,在6個蟲草采集點設置了11個帳篷網格,配備網格長、網格警員、網格員共37人,設立聯戶單位16個、聯戶長19人。常態化開展巡山巡線、設卡檢查、蟲草采集矛盾糾紛排查等工作,同時通過綜治APP進一步拓展群眾蟲草采集糾紛反饋渠道,及時跟蹤協調處理。排查出矛盾糾紛后及時交給調解員化解,從村(社區)調解委員會和采集點挑選威望高、經驗豐富的“三老人員”、黨員等組成“夏尼(藏語兄弟)調解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接地氣的方式開展調解工作,讓蟲草采集群眾在遇到矛盾糾紛和困難問題時有人可找、有地可去。

            “他們明顯過界了!這片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村才可以采集的草場!”昌都市丁青縣嘎堆采集點的清晨,爭吵聲打破了帳篷區的寧靜。三名丁青縣采集人員與五名巴青縣采集人員圍住一叢剛露頭的蟲草對峙,雙方互不相讓,氣氛陷入冰點。正在巡邏的網格員看到這一情況,迅速報告給了駐點調解員嘎瑪澤加,這位擁有多年蟲草糾紛調解經驗的金牌調解員并沒有著急講道理,先讓雙方分開坐在草坪上冷靜片刻。快速了解事情經過后,嘎瑪澤加心里也有數了。他隨后走訪周邊年長牧民,查閱早年村落間關于邊界的約定記錄,尊重歷史、力求還原真實的邊界劃分。準備工作完成后,一場帳篷調解會開始了。嘎瑪澤加依據《西藏自治區冬蟲夏草采集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法規,向雙方人員講解合法采集的范圍和規定,并耐心地向雙方講述兩縣人民世代相鄰、情誼深厚,不應以一時的利益紛爭破壞和諧共處的友誼。經過數小時的努力,雙方終于愿意心平氣和地協商解決方案。最終,根據歷史資料和雙方證人證言,確定了這片土地爭議區域的邊界,巴青縣五位采集者意識到自己對邊界認識存在偏差,并表示了歉意。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在未來的蟲草采集季,嚴格按照新確定的邊界進行采集,互不干擾。法理與情理雙管齊下,一場劍拔弩張的矛盾糾紛就地隨風消散了。

            嘎瑪澤加接受采訪時分享調解故事

            “要是矛盾調解不成,還得專門跑回鎮里打官司嗎?”這是不少農牧民心中的顧慮。對他們而言,采集點與鄉鎮之間來回跑不僅耗時費力,更意味著錯失寶貴的采集時機。為打破這一困境,那曲市夏曲鎮人民法庭“鄰家法庭”創新推出“車載法庭+云端服務”模式,讓法律文書簽署、法律咨詢等事務足不出戶即可辦理;那曲市古露鎮人民法庭則深入油恰鄉色吉村、昂瑪雪村等蟲草主產區,搭建臨時調解室,構建“法庭+司法所+派出所+村委會”的協同聯動機制,通過現場法律咨詢、聯合制定調解方案、即時引導司法確認等法律服務快速辦理,將司法保障延伸至蟲草采收一線,真正實現糾紛不出山、矛盾就地解。

            精準宣傳:法治陽光照進每頂帳篷

            蟲草采集季人員流動密集,易因邊界劃分、交易糾紛等問題引發矛盾沖突,預先普及民法典、冬蟲夏草采集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引導群眾依法依規采集、交易,就可以從源頭上減少糾紛。同時,蟲草經濟收益關乎農牧民生計,有時可能因缺乏法律意識陷入經濟陷阱或沖動行事,法治宣傳能增強群眾風險防范與理性維權能力。

            “群眾的帳篷在哪兒,法治宣傳教育就到哪兒。”昌都市邊壩縣熱玉鄉工作組穿梭于帳篷之間,將“法治大餐”送到采集一線,宣講聚焦憲法、民法典、冬蟲夏草采集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引導牧民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意識。夏曲鎮法庭干警緊扣蟲草采集期間常見法律問題,以案釋法和現場答疑相結合,針對蟲草交易中易出現的買賣合同糾紛,詳細講解欺詐交易、貨款拖欠等情形下的法律責任與維權途徑;重點解讀采集區域帳篷、工具等臨時財物被侵占或損毀時的法律應對措施,引導群眾依法采集、合規交易。同時,結合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對采集點常見的意外傷害(如因他人疏忽引發火災、工具誤傷等)責任認定及賠償問題進行深入闡釋,幫助群眾明確自身權益與義務,采用多樣化宣傳方式提升普法吸引力。一方面,發放藏漢雙語民法典宣傳手冊、漫畫折頁等資料,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直觀呈現法律要點;另一方面,設置法律咨詢臺,針對群眾提出的財產繼承、婚姻家庭等個性化法律問題,干警逐一耐心解答,提供專業法律建議,切實解決群眾法律困惑。與采集點臨時黨支部、村委會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設立蟲草采集法律服務聯絡點,公布法官聯系電話,隨時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與調解服務。

            法治宣傳進蟲草采集點

            拓寬就業:蟲草之外民生多路開花

            蟲草采集時間普遍在五六月份,兩個月的勤奮采集結束后,如何為農牧民群眾開辟一條蟲草之外的增收之路?那曲市在答卷上寫下“雙共”奮進隊這個響亮的答案。“雙共”奮進隊,全名是“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增收致富”奮進隊,這是2023年7月,那曲市委、市政府聚焦群眾所想所需、所憂所急,創新開展的探索試點工作,努力把“雙共”奮進隊打造成為維護穩定的先鋒隊、發展致富的頭雁隊、生態環境的保護隊、強邊固邊的后備隊,推動形成社會治理與群眾增收融合促進的基層治理新局面。

            “雙共”奮進隊按照“全市一大隊”“一縣一中隊”“一鄉一小隊”“一村一小組”要求,面向所有群眾收集就業意向,采取自愿報名組建、自下而上推薦、分層分級優選的方式,組建市、縣、鄉、村四級“雙共”奮進隊。日常組織開展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培訓,為隊員提供優秀的職業技術師資力量,隊員在課程中能進行高質量的理論學習、法律知識學習、業務訓練、應急處突訓練,課程結束后組團式輸送到各大項目建設點、保安公司等地進行鍛煉,努力成長為知識儲備充足、法律意識較強、勞務技能精湛、崗位實操嫻熟、綜合素質過硬的新型農牧民增收致富帶頭人,帶動更多人加入“雙共”奮進隊。2023年成立至今,參與人數已從20859人增長到33194人,實現增收4404.49萬元,“雙共”隊員用勤勞的汗水澆灌出夢想之花,在增收致富中不斷增強主人翁意識,成為基層善治的重要力量。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