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深圳龍華全面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建立首個區級調解院 創設簡案速裁中心
            時間:2025-07-17 10:34來源:法治日報、深圳政法責任編輯: 安羽

            近日,深圳市龍華區簡案速裁中心在區綜治中心揭牌。這是全市首個成立在綜治中心的簡案速裁中心,也是龍華繼首創區級調解院后的又一創新實踐。

            圖片

            深圳市龍華區調解院、龍華區簡案速裁中心

            記者走訪龍華區了解到,該區積極探索構建“一站式”解紛新格局,自2022年在全省率先系統構建三級平安建設體系,全面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以來,通過打破部門壁壘,實現資源高效調度,改革成效逐步顯現。

            打造專業團隊

            作為區縣綜治中心的核心職能,矛盾糾紛化解始終是龍華區改革的重點。

            2023年,龍華建立首個區級調解院,由此催生的“多調聯動精智解紛”工作法,破解了過去調解資源分散、條塊分割的難題,獲評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然而,隨著實踐深入,新的問題開始逐步顯現——由于種種原因,調解成效無法充分顯現。

            著眼于此,龍華區調解院掛牌成立龍華區簡案速裁中心,并以此為依托,打造一支專屬調解院的專業團隊。通過司法力量深度介入,聚合基層解紛力量,將涉訴矛盾化早、化小,減輕群眾訴累。

            圖片

            龍華區簡案速裁中心法庭

            簡案速裁中心負責人、龍華區人民法院法官陸繼發介紹,簡案速裁中心將承擔起調解、司法確認、速裁“三位一體”融合載體的功能,實現“精智解紛”全鏈條的物理融合、團隊融合、程序融合。而這些功能落地的關鍵,是依靠專業力量組建的自營團隊。

            陸繼發進一步解釋道,專業團隊將由1名法官領銜,4名法官助理協同支撐,6名調解專員對口下沉6個街道,提供指導并接收疑難案件,8名資深特邀調解員專職調解,這是簡案速裁中心功能的深化與實體化。

            具體來說,除了法院委托先行調解的案件,專業團隊還有8名特邀調解員,均由各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遴選而來,密切聯系街道綜治中心,與各個職能部門現有的調解力量一起化解基層一線矛盾糾紛。實在搞不定的“硬骨頭”,或者適宜快審快裁的案件,則交給專業團隊辦理。

            推進平安建設

            簡案速裁中心的落地,是龍華區近年來系統性推進綜治中心整體改革的一個縮影。

            自2022年起,龍華區著手建設“區—街道—社區”三級平安建設中心(綜治中心),并在全市首創平安益家微治理陣地,逐步形成“1+6+64+21”(1個區、6個街道、64個社區、21家平安益家)的多層級平安建設體系。

            通過空間、力量、機制的全局重構,龍華區推動治理資源從“分散共存”到“高效協同”轉變,由此構建的“線上智能分撥+線下閉環管理”立體化工作體系,驅使綜治中心從單一的矛盾調處,向風險防控、矛盾化解、社會服務的綜合治理體系進化。

            其中,“常駐+輪駐”雙軌制,確保了專業力量精準匹配現實需求。其中政法委、信訪局、公檢法司等7家常駐單位的12名骨干在此扎根,成為日常運轉的中樞;人社局、教育局、住建局等11個部門則根據勞資糾紛、學位爭議等季節性熱點“隨叫隨到”。

            “精智解紛”智慧大腦則在橫向上打通了法院、司法、勞動等部門業務系統。從各類民生訴求、網格員采集事項、智能數據分析中精準識別風險隱患,實現對全域矛盾風險的強感知。針對多種調解方式之間標準不一、難以銜接的問題,龍華區還梳理發布15項民事訴訟立案分類和18項調解糾紛對接分類清單,明確處置要求、流轉條件等,破解相關難題。

            綜治中心還梳理制定了《議事會商制度》《應急指揮指引》《交辦督辦制度》等多項機制,明確案件從受理到閉環的全流程規范。

            據統計,2024年,龍華區信訪總量11996件,同比下降81.42%,降幅為全市最高;2024年11月以來,龍華區排查矛盾糾紛總數51365件,化解率達99.3%。

            升級防控體系

            一天午后,龍華區民治街道綜治中心指揮大廳內,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平靜:一位轄區居民取出15萬元現金,正通過同城跑腿轉交詐騙分子。

            接到警情后,中心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機制,線上向社區社交群發布預警信息,線下聯動民警排查攔截。很快,一位住戶在社區群看到消息,猛然想起丈夫上午曾提及要轉賬,當即電話阻止。這筆血汗錢最終被成功保全。

            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反詐阻擊戰,正是龍華區治安防控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創安的生動注腳。

            針對傳統警務中“警力分散、響應滯后”的難題,龍華區依托綜治中心樞紐作用,將碎片化的防控力量擰成一股繩。民警從分散駐點轉為常駐三級綜治中心,與網格、司法、人社等多部門輪值人員并肩作戰、數據互通,形成了“一站式”響應機制。

            立足多部門進駐、情報信息快速聯動的優勢,綜治中心統籌梳理全區治安防控重點部位1676處,對宵夜攤等全面建立“十戶聯防”機制。

            同時,通過整合聯防隊員、治安積極分子等社會力量,區綜治中心還組建起片區巡邏隊伍,按照“15分鐘巡邏+15分鐘值守+15分鐘巡邏+15分鐘工歇”模式,由警力帶巡,常態化開展聯合巡邏防控,實現從“單打獨斗”到“群防群治”的轉變。

            長期以來,城中村流動人口管理一直是個難點。著眼于此,一方面,通過平臺統管,綜治中心打通了公安、網格、人社數據,對重點人員加強管理;另一方面,對22個重點城中村掛牌督辦,開展群租房拉網式滾動排查,推動職能部門開展聯合整治。

            在矛盾糾紛調處方面,區綜治中心則發揮“精智解紛”機制作用,對涉警矛盾糾紛進行受理分撥,同時通過調解院平臺統籌全區調解專家庫、共享調解員、特邀調解員等資源下派協助,提升實際化解率。此外,調解院還調動網格員與樓棟長化身社區“前哨”,將小糾紛化解在萌芽階段。

            圖片

            龍華區調解院調解工作現場

            如今的龍華,社會治安不斷向好。全區刑事治安總警情連續四年呈下降態勢的基礎上,今年繼續同比大幅下降19.9%。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