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浙江省杭州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顯著下降,每10萬人口死亡人數壓至2.89人,1萬車死亡人數低至0.76人——這組數據的背后,是杭州公安交管部門以“共治警務”突破道路交通安全治理難點的深度實踐。通過構建“部門協作、企業協同、社會協商”的“三協”機制,杭州公安交管部門將交通治理“單打獨斗”變為“攥指成拳”,織就了一張覆蓋全域的交通安全治理網,推動治理效能實現躍升。
部門協作
攥指成拳,擰緊責任鏈條
“一件事”破局多頭治理。“以前發現隱患需要層層轉遞,現在只需一鍵派單即可直達責任部門。”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創新打造“一件事”平臺,交警化身“安全哨兵”排查隱患,17個部門線上接單聯動。2024年隱患治理量飆升至9.9萬起,處置率99%——效率躍升的背后,是責任鏈條的“精準咬合”。
農村公路的“光明行動”。夜幕下的鄉間小路曾危機四伏,隨著“千燈萬帶”工程3年攻堅,10萬盞路燈、千條減速帶點亮阡陌交通。隨著浙江省首部農村公路條例及三級“路長制”落地,杭州市農村公路管理制度化有了更好的抓手。2024年,浙江省農村公路亡人數較3年前驟降44.4%,條條亮堂路成了群眾平安回家路。
“警醫消”打通生命通道。“重傷員送哪家醫院?專家何時到位?”這些生死時速的難題被“警醫消”聯動機制破解。7家三甲醫院創傷專家庫在線待命,“綠色通道”24小時暢通。在近3年2870次緊急聯動中,救護車與警車鳴笛合奏,硬生生從死神手里搶回無數條生命。
企業協同
壓實主責,共筑安全防線
宣教從“填鴨式”變“浸潤式”。由184名民輔警組成的專職宣教隊伍,帶著定制視頻走進企業車間。在快遞分揀中心,大屏循環播放“盲區避讓指南”;外賣騎手晨會上,“智安通”推送的3分鐘安全短片引發陣陣討論。日均5.5萬人在線學習,讓安全知識如春雨滲透。
高速公路的“安全合伙人”。杭州市相關部門通過出臺高速公路業主單位安全責任評價辦法,開展月評季報,擰緊業主“安全閥”。如今,轄區高速公路重大警情發生時實現業主負責人100%到場,“快處快撤快通”率達85%以上,多方聯動排查治理風險點超1.7萬處——當企業安全投入轉化為真金白銀的效益,共治便有了內生動力。
隧道里的“火線練兵”。“砰!”隧道內模擬爆燃煙霧彌漫,消防車與警車同步抵近。這種“一月一練”的實戰演練,讓滅火、封控、疏散形成肌肉記憶。2024年,40余起隧道自燃事件中,杭州市多部門按“一隧道一方案”精準行動,滾滾濃煙里淬煉出生命守護的黃金法則。
社會協商
民意為鑰,解鎖平安密碼
“圓桌會”解民生難題。老舊小區停車難、醫院學校周邊秩序亂……杭州市交管部門創新“交通治理圓桌會”機制,由交警牽頭、鎮街主導、部門協同、群眾參與,104個民生堵點在這種“接地氣、聚民力、集民智”的協商中冰雪消融。
“隨手拍”聚監督合力。2023年,杭州交警上線的交通違法舉報平臺,成為全民監督利器。18類易致堵肇事違法行為納入舉報范圍,日均受理超700起,累計達34.7萬起。83.8%的查處率背后,是全民監督凝聚的法治共識。
“安全精靈”智慧護航。“前方500米路面有油漬,請降速!”當導航語音突然發出預警,駕駛人王師傅緊急變道躲過可能的連環追尾。這款與地圖平臺共建的“安全精靈”,日均發出20萬次風險提示——科技賦能下,每個方向盤都握著自己的“安全密鑰”。自上線以來,預警觸發率超95%,助力追尾及次生事故同比分別下降至12.4%和25.3%。
從機制破題到效能躍升,杭州“三協”共治警務以黨政統領為核,以機制創新為翼,將“獨奏曲”譜成“交響樂”。這條安全之路,正通過部門、企業、社會的合力越走越寬——杭州的“三協”共治實踐印證:最堅固的安全防線,永遠生長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土壤之上。當安全成為整座城市的基因,每一條道路便有了溫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