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中越邊境的崇左市,邊境線長533公里,是中國邊境口岸最多的城市、中國通往東盟國家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在區域經貿合作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區位優勢。
從昔日的邊陲“末梢”躍升為開放前沿,法治成為崇左融入開放發展大局的核心競爭力與重要保障。近年來,崇左市緊扣高水平涉外法治建設目標,在構建法治服務矩陣、織密糾紛調解網絡、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續攻堅突破,打造出一批具有邊關特色的涉外法治品牌,為高質量開放發展筑牢法治根基、注入澎湃動能。
構建法治服務矩陣
7月10日,在德天跨國瀑布景區,商家門店內均掛著“大新縣放心消費景區誠信經營承諾店”牌匾,牌匾下方標明商店的名稱和商家負責人簽名。
“商家實實在在做生意,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對大家都有好處。何況我們還簽了承諾書,一旦違背承諾,對自己的信譽和口碑都是很大的損失。”德天跨國瀑布景區一家紅木館的店主說。
今年2月,大新縣3個民宿酒店行業協會共同發布旅游旺季價格自律自控倡議,呼吁在旅游旺季不捏造、不散布漲價信息,通過網絡平臺預訂的酒店線上線下價格一致。目前,該縣有185家民宿酒店響應倡議。
崇左市立足開放前沿,構建涵蓋公共法律服務、執法示范、多元爭議化解等十大惠企平臺。在自貿區崇左片區、產業園區等建立公共法律服務站點,實現涉外法律服務與園區企業需求“零距離”對接。
在平臺建設上,崇左市掛牌成立廣西首個設區市層面司法行政領域“對外法治交流中心”。該中心整合多部門資源,將涉外法治建設任務逐一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及完成時限,成為推動涉外法治工作落地的“指揮中樞”。
針對涉外法治人才短缺瓶頸,崇左市主動破題,舉辦全市涉外法治人才培訓班,為法治建設儲備專業力量。同時,崇左市各級政法部門與區內外高校深度合作,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實訓基地,積極探索“復合型”“訂單式”培養模式,為邊疆涉外法治建設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與人才保障。
織密糾紛調解網絡
今年4月28日,一臺計劃運往越南的價值150萬元的旋挖鉆機因超重5.2噸引發爭議,被滯留在憑祥市桂福貨場。
接到報警后,崇左邊境管理支隊那艾邊境派出所與憑祥市人民法院啟動“派出所+法院”聯合調解機制。經過6個小時拉鋸式調解,那艾邊境派出所民警全面核實梳理了雙方履約情況,鉆機所屬公司決定向運輸公司提起貨物運輸合同訴訟。立案后,憑祥市法院根據案情快速作出先予執行裁定,對爭議的旋挖鉆機在提供擔保的情況下先予放行,待案件審結后,根據實際情況再從擔保金中扣除運費。
24小時,旋挖鉆機走出國門,一場涉及中越企業的糾紛在口岸現場得到化解,法治護航確保雙方的利益都得到實現。
作為廣西對外開放的前沿城市,崇左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常年排名廣西第一。全市政法部門因地制宜,創新基層治理模式,公平公正地解決各類外貿糾紛,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在中越法律服務(浦寨)工作站,浦寨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周梅初與憑祥市廣東商會會員、憑祥市浙江商會會員以及來自越南的特邀調解員一起,化解了大量涉外矛盾糾紛。
“解鈴還須系鈴人,身邊人更能調解身邊事。”周梅初說,“按照‘以外調外’‘以商調商’的原則,我們特聘越南客商和越南律師參與糾紛調解,效果很好。”
扎根邊境30年,周梅初參與調解涉外糾紛200多件,調解成功率97.3%,涉及金額4000多萬元,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等殊榮,以其名字命名的“老周涉外調解工作室”遠近聞名。
目前,崇左市構建了中越聯合調解涉外民間糾紛工作機制,組建專業化中越“雙語”涉外調解隊伍,共建立涉外人民調解組織85個,擁有外籍調解員36名,一張覆蓋全域的涉外糾紛調解網絡已然織就。
高效優質的糾紛快處機制,讓法治成為邊境和諧穩定的“壓艙石”,也讓崇左這座邊城洋溢著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和諧氛圍。
深化涉外法治協作
7月11日上午,在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幾十名游客有序排隊,在出入境辦證大廳“刷臉辦證”后,再到中越聯檢樓依次通過查驗通道。整個流程團進團出,快捷順暢,游客輕松實現一日游兩國。
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是中國首個跨境旅游合作區。大新縣公安局將出入境辦證大廳設在景區內,通過優化審批流程、縮短辦證時間、簡化出境手續,實現跨境游辦證“即來即辦,即辦即出境”。
民警就是風景,執法就是守護。在景區內,颯爽英姿的德天女警先鋒隊開啟邊關護游模式,及時處置中外游客各類求助事件,調解涉旅矛盾糾紛。合作區自2023年9月試運行以來,德天景區共接待游客352萬人次,保持零發案,涉游糾紛調處率100%。
中越跨境旅游火爆,除了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憑祥—越南諒山跨境游同樣吸引大量游客。憑祥市公安局通過擴建辦證大廳,在友誼關景區增設辦證點,上線“邊境旅游預約在線辦證系統”等舉措,助力中越跨境旅游熱度攀升。
“我們一直在便利上做加法、在時間上做減法,通過‘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探索,讓邊境旅游在全國旅游市場中一枝獨秀。”憑祥市公安局副政委羅紅梅介紹。
自2023年3月邊境旅游恢復以來,崇左邊境旅游辦證游客及邊境旅游通行證辦證量連年大幅攀升。2023年以來,崇左市邊境旅游辦證約13萬人次,邊境游辦證量排名全國第一。
依托地緣優勢,在涉外法治交流合作中,崇左市順勢而為,敢為人先。
2015年,崇左憑祥市司法局與越南諒山省文朗縣司法部門簽訂聯合解決邊境民事糾紛調解備忘錄,開啟了邊境民事糾紛協同調解先河。
為進一步提升國際化法治交流合作水平,崇左市2018年與越南諒山省司法廳簽訂《司法行政合作協定》,成為全國第一個與越南省級司法廳簽訂《司法行政合作協定》的地級市。
崇左市公安、人社等部門與越方建立了警務、跨境勞務等執法合作交流機制,特別是雙方公安部門完善中越跨國警務合作機制,常態化開展會談會晤、互遞信函、警務合作,為促進邊境貿易快速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實踐中,崇左市司法與行政執法部門多維拓展與越南的法治合作深度,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中越執法司法協同體系。
如今,在邊城崇左,法治宣傳隊穿梭邊境村屯,普法山歌回蕩中越界河,越來越多中越雙方邊民從法治“旁觀者”轉變為“踐行者”,邊民的法治意識不斷增強,為涉外法治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涉外法治既是崇左的“金字招牌”,更是參與國際競爭的核心軟實力。崇左市將持續擦亮具有邊關特色的涉外法治品牌,以更堅實的法治力量賦能高水平對外開放,在國際競爭與區域合作中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廣西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