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民警鍥而不舍地奔波追損,幫我挽回了這么大的損失。”
前不久,一場特殊的發還儀式在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東西湖區分局常青花園派出所舉行。
盧女士眼含熱淚,從民警手中接過162.5萬元被騙資金返還牌,并送上3面錦旗。
盧女士輕信冒充“財經博主助理”的騙子,下載虛假投資軟件,先后充值58筆總計162.5萬元,當提現失敗時才覺察被騙。
接到報警后,民警緊急凍結資金,跨越5省市、輾轉58家銀行追蹤資金流向,最終抓獲嫌疑人并追回贓款。
近年來,面對電信網絡詐騙高發態勢,武漢公安依托“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持續優化打法戰法,在預警攔截、精準打擊、宣傳防范三個方面協同發力,全力守護群眾“錢袋子”。
《法治日報》記者從武漢市公安局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成功打掉“跑分”洗錢團伙349個,累計返還被騙資金同比上升69.4%。
快攔快止
“快一秒,再快一秒!快一步,再快一步!”
這是武漢市反詐中心民警陳凱成功攔截一筆百萬美元級詐騙轉賬后的深刻體悟。
這場驚心動魄的攔截發生在6月18日。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某公司財務陳女士被冒充老板的騙子誘導,向指定賬戶轉賬100萬美元巨款。直到真老板來電詢問,她才發覺被騙。
接警后,武漢市反詐中心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緊急啟動攔截協作機制,在國家反詐中心協調下,爭分奪秒聯動深圳、香港警方及銀行機構,僅用12小時便完成跨境協作,全額凍結并追回被騙資金。
今年以來,武漢公安持續優化機制,深度整合公安、金融、互聯網等多方數據資源,將攔截關口前移至資金流轉的最前端。
6月19日,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民警通過這套機制,成功阻止一場涉案126萬元的冒充公檢法詐騙。
當日14時許,青山區某銀行網點工作人員通過“警銀網格聯動”機制,緊急向武漢市反詐中心報警:一名74歲老人自稱兒子急需用錢,要求立即提取未到期的75萬元定期存款。
武漢市反詐中心迅即研判鎖定異常,同步聯動青山區公安分局。民警趕到現場勸阻時,發現老人正在用手機與騙子聊天。騙子冒充警察,以涉嫌洗錢保密案件為由威逼利誘,要求其將名下總計126萬元存款轉入所謂“安全賬戶”。
隨后,民警用“資金凍結+情理勸說”的策略,成功守住了老人的養老錢。
據統計,武漢公安聯合通信管理部門及運營商,日均攔截封堵詐騙App及域名11萬余個,詐騙短信23.2萬余條。
快打快挽
5月22日,一個報警電話牽出了一個為境外詐騙團伙“跑分”洗錢的鏈條。
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球場街派出所接轄區銀行報警,稱女子蔡某因銀行卡流水異常被凍結,仍執意大額取現買車,民警火速趕赴現場將其控制。
蔡某供述了其受雇從上海來漢,在兩名“專員”監視下為詐騙團伙取現的犯罪事實。兩名同伙聞風而逃,民警循線追蹤至恩施,最終促使嫌疑人閔某、高某投案自首。民警循線深挖,在與外地警方的緊密協作下,該團伙5名成員相繼被抓捕歸案。
據悉,武漢市、區兩級反詐中心工作專班依托大數據賦能,24小時高效運轉,全天候核處線索。專班通過深度信息研判,深挖犯罪網絡與層級結構,集中力量打金主、斷鏈條、摧網絡。
為破解資金返還“權屬界定難、流程周期長”這一堵點,武漢公安創新引入專業審計團隊駐點辦公,通過精細化資金穿透審計,精準厘清每一筆涉案資金權屬關系。
今年以來,武漢公安已累計向受害人返還被騙資金6298萬余元,同比上升69.4%,實現從“快偵快破”到“快追快返”全流程閉環。
全民全防
“混天綾一甩,騙子全拜拜!乾坤圈一拋,陷阱全繞道!”
4月17日,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廣場,身披紅綢的“哪吒”反詐使者一亮相便引發尖叫。
這場由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區分局喻家山派出所打造的“青春無詐”游園會,受到學生歡迎。
武漢公安緊盯在漢高校學生、老年群體、企業財務人員等易受騙群體,盡可能讓反詐宣傳覆蓋得更廣更準。同時,依托大數據風險模型,動態研判易被騙企業清單,采取“智能語音外呼+上門面對面”的方式開展定制化宣教。
6月16日,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百步亭派出所聯合銀行職員、“百步義警”在轄區銀行網點設立反詐“擂臺”,與群眾一起學習反詐“秘訣”。
武漢市區兩級公安機關還精心制作了160余條反詐情景短劇與趣味貼士,在官方新媒體平臺、公共場所LED屏密集推送播放。
今年以來,武漢公安以“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的“五進”活動為抓手,累計開展各類反詐宣傳活動157場次,覆蓋群眾300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