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深入西大附中開展反詐宣講
暑期,是學生放松身心的美好時光,卻也成了騙子虎視眈眈的“狩獵期”。為了讓更多孩子和家庭避免損失,重慶市北碚區公安分局迅速行動,從源頭預防到精準勸阻,撐起一面堅不可摧的反詐“防護盾”。
源頭預防 織密校園“防護網”
為筑牢暑期學生安全防線,北碚區公安分局未雨綢繆,在暑期放假前便啟動系列反詐宣傳活動。社區民警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精心打造了一堂堂生動的“反詐必修課”。課堂上,民警帶著精心改編的真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孩子們講解“刷單返利”“網絡游戲產品交易”等常見詐騙套路,一步步揭穿騙子的偽裝話術:騙子先以“小恩小惠”誘騙,再以“高額回報”套牢。
除此之外,北碚區公安分局還組織學生觀看反詐視頻,將一個個真實案例直觀展示,搭配民警的深度分析——先拆解詐騙分子的話術陷阱,比如“這是內部福利”的誘導技巧;再揭秘其心理攻勢,像利用學生怕麻煩、怕惹事等心理步步緊逼;接著講解實用的反詐“干貨”,如遇到索要驗證碼要堅決說“不”;還補充了被騙后的應急處理辦法,即第一時間保留證據并報警。“暑期學生群體的反詐工作,要以孩子們聽得懂的方式,把風險點講透、把防范招教實。”北碚區公安分局北泉派出所民警徐文鵬道出了基層派出所針對暑期學生反詐的核心思路。這種“身臨其境”的形式,不僅讓孩子們直觀感受詐騙帶來的危害,更潛移默化地讓他們將防范方法牢記于心。
為了將反詐知識傳播到更多的角落,北碚區公安分局積極打造“社區+企業+校園+群體”多位一體宣傳陣地,像一張織密的網,將各方力量緊密聯結。
校警聯動 勸阻跑出“加速度”
為精準提升針對學生被詐騙的預警能力,提升反詐的成功率,北碚區公安分局推動建立了警、校、社區三方聯動勸阻機制,構建起從推送預警信息到快速響應處置的防護鏈條。該機制以校警數據信息共享為核心,將數據與反詐中心、學校、社區網格共享融合,實現風險數據瞬時互通、預警信息秒級響應。
作為接觸群眾最前沿的力量,北泉派出所結合轄區內學校多、未成年人集中的特點,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氣”的反詐舉措:聯合轄區內35所學校建立“家校警”快速響應聯絡群,覆蓋3萬余名學生。“只要接到涉學生詐騙的預警信息,我們會第一時間同步給班主任和家長,30分鐘內完成從民警聯系到老師確認,再到家長核實的預警閉環。”徐文鵬介紹道。
不久前,反詐平臺監測到某大學學生正與疑似詐騙分子進行頻繁資金往來操作,系統立刻將預警信息推送至學校和社區。學校老師第一時間聯系學生,社區網格員同步趕至學生宿舍。當老師與網格員匯合后,大家結合近期案例耐心勸說,學生小王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已經陷入刷單詐騙陷阱,立刻停止轉賬,成功避免更多損失。
這種“警方精準預警、學校快速觸達、社區及時聯動”的合作模式,讓反詐勸阻跑出了“加速度”。
“孩子的事無小事,事前多提醒一句,一個家庭就有可能避免損失,我們的工作就有意義。”徐文鵬的話語樸實卻堅定,這也正是北泉派出所在蟬鳴聲聲的暑期里,為孩子們筑起安全防線的生動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