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AI換臉、圖像合成等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影視制作、娛樂等領域,但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則可能成為侵害他人權益的工具。近日,遼寧省康平縣公安局成功破獲一起利用AI技術合成他人不雅視頻并惡意傳播的案件,違法行為人劉某被依法行政拘留。
民警在理發時發現嫌疑人,通過微信呼叫隊友前來支援。
AI合成不雅照引發恐慌
被害人情緒崩潰
“我從來沒有拍過這樣的照片,怎么會出現在網上?”近日,康平縣某理發店老板娘王女士(化名)在瀏覽某短視頻平臺時,意外發現自己的“不雅照”被公開發布。視頻中,她的臉部被合成到裸露的身體上,并配以侮辱性文字。王女士瞬間情緒崩潰,家人也憤怒不已,隨即報警求助。
康平縣公安局網絡安全大隊大隊長鞏超介紹,接到報案后,警方立即展開調查。盡管發布者很快刪除了視頻并注銷賬號,但警方通過偵查,仍迅速鎖定了嫌疑人——打工者劉某。
因被辭退心生怨恨
男子用AI技術報復
令人意外的是,劉某與被害人并非素不相識,而是曾有過短暫交集。經查,劉某此前曾在王女士的理發店擔任洗頭工,僅工作兩天后,因技術不達標被辭退。盡管店家支付了50元試用期工資,但劉某仍心懷不滿,認為報酬過低,遂產生報復心理。
“他交代,就是因為差錢生氣,想著怎么泄憤,最后決定用AI生成老板娘的裸照發到網上。”鞏超表示,劉某利用AI技術合成了王女士的不雅視頻,并配文“你認識這個理發店老板娘嗎?她惹著我了。”隨后發布至短視頻平臺。事后,劉某雖心生悔意,但惡劣影響已經造成。
民警理發意外遇到嫌疑人
精準抓捕
由于劉某平時在多個工地打零工,行蹤不定,給偵查工作帶來一定難度。然而,辦案民警始終未放棄追查,將劉某的體貌特征記在心里,通過走訪摸排線索。
7月10日中午,鞏超在轄區一家理發店理發時,無意間發現一名洗頭工與嫌疑人極為相似。“我抬頭一看,好像是我們那個犯罪嫌疑人!”為不打草驚蛇,鞏超一邊假裝若無其事地繼續洗頭,一邊悄悄聯系同事支援。經核實,該男子正是警方尋找的劉某。隨后,支援警力趕到,將劉某依法傳喚至公安機關。
警方:網絡非法外之地
技術濫用將受嚴懲
到案后,劉某對其違法行為供認不諱。目前,沈陽警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對劉某處以行政拘留10日并罰款500元的處罰。
鞏超提醒大家,隨著AI技術的普及,類似案件可能增多,但網絡并非法外之地。“利用技術手段惡意偽造、傳播他人不雅信息,不僅侵犯個人隱私,還可能構成侮辱、誹謗等違法犯罪行為。”他呼吁廣大網民理性使用技術工具,切勿因一時沖動觸犯法律。
專家:AI技術需規范
公眾應增強防范意識
此案也引發社會對AI技術濫用的關注。法律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已出臺《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法規,明確不得利用新技術新應用從事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活動。公眾在享受技術便利的同時,也需增強防范意識,如發現自身權益受損,應及時保存證據并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