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遼寧大連“政法力量”故事會在大連市委黨校舉辦,進一步激勵全市政法干警忠誠履職、擔當作為,奮力推進大連政法工作現(xiàn)代化,為加快推進“兩先區(qū)”高質(zhì)量發(fā)展提質(zhì)升級提供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活動分為“忠誠鑄魂·信念如磐”“正義礪劍·擔當如鐵”“躬身為民·初心如炬”三個篇章,創(chuàng)新宣講形式,以生動的講述、動情的呈現(xiàn),展現(xiàn)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長海縣小長山島鎮(zhèn)政法委員王春華、市公安局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園區(qū)分局龍王塘派出所三級高級警長徐進祥、市公安局新型犯罪案件偵查支隊、普蘭店區(qū)人民法院執(zhí)行局局長張海川、大連市大連公證處業(yè)務(wù)二部部長馬曉婧、市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部四級高級檢察官陳錚的政法故事,全面展示了全市政法干警對黨的絕對忠誠,對人民福祉的深情牽掛,對公平正義的執(zhí)著守望,以及忠誠干凈擔當?shù)蔫F軍風采。
故事會引起與會人員強烈共鳴,現(xiàn)場熱烈掌聲不斷。廣大政法干警紛紛表示,這場故事會是一堂生動且深刻的黨課,將在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進中踐行使命擔當,忠實履行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wěn)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的職責使命,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大連、法治大連建設(shè),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賡續(xù)傳統(tǒng)、砥礪前行,為打好打贏三年行動決勝之年決勝之戰(zhàn)貢獻政法力量。
七組先進典型與講述者代表全市政法干警表決心
第一篇章:
忠誠是刻進骨子里的堅守
“改革就是把方便留給群眾、把困難留給自己!”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安靜的聲音平緩而又堅定,在她身邊,四位年輕法官神情堅毅。屏幕上閃過法院立案窗口變遷的歷程:從群眾焦灼的詢問、多窗奔波的疲憊,到如今指尖輕觸即可查詢、掃碼立取文書。“一窗通辦”的蛻變背后,是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全體干警無數(shù)次徹夜不眠的推敲與實踐。“全市法院92個專業(yè)窗口升級為54個通辦窗口”,安靜平靜道出的數(shù)字,蘊含著難以想象的付出,換來了群眾實實在在的“暖陽”。
長海號子仿佛由遠及近,長海縣小長山島鎮(zhèn)政法委員王春華走上臺前,帶來海島的氣息。她的海蠣子味方言與講述的故事渾然天成,從漁村支書到守護46個海島平安的“錨樁”,她的足跡踏遍了那里的每一方礁岸。“有時候人家還在屋里嗚嗷地哈酒,俺們卻在門外守著,就怕他們耍酒瘋啊!”樸實的話語引得臺下觀眾會心一笑,卻又帶著心酸。
當字跡工整的《民情日記》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屬于大連市公安局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園區(qū)分局龍王塘派出所二級高級警長徐進祥的故事隨之展開。漁民被500萬債務(wù)逼入絕境時,他如同“愚公移山”,兩年六萬公里地跋涉,以六次庭審全程護航;面對因詐騙瀕臨崩潰的家庭,他用“鐵腳板”和“熱心腸”筑起堅固防線。居民們那一句句“有老徐大哥,真是絕了”“老徐太好了”發(fā)自肺腑的贊嘆,是對責任擔當最動人的注腳。伴隨著男聲獨唱《你是一個好人》的歌聲,徐進祥用最樸實的鄉(xiāng)音說出:“我就想讓社區(qū)的百姓平平安安、快快樂樂……”臺下觀眾的目光里,是滿滿的敬意與信任。
第二篇章:
正義是追兇路上的星光
報告廳的燈光聚焦。大屏幕重現(xiàn)了驚心動魄的一幕,民警王景盛一路狂奔追趕一位被詐騙電話洗腦的女孩。鏡頭里,他緊緊挽住試圖掙脫的女孩的手腕,奪過電話與電話那端的假警察正面交鋒,厲聲質(zhì)問:“我是大連市公安局的,你的警號是多少?”47分鐘的對峙,汗水浸透警服,最終換來女孩幡然醒悟的淚水與一聲“謝謝警察叔叔!”這緊張的場景只是大連市公安局新型犯罪案件偵查支隊民警的日常縮影。講述者隨即話鋒一轉(zhuǎn),以更為鏗鏘的語調(diào)描述了那場跨越國境的雷霆行動,50個日夜不休,大連反詐力量挺進緬北,最終將盤踞一方的白所成詐騙家族連根拔起,1.99億元受害群眾被騙資金失而復得。“騙子的手段在升級,但我們的出擊永遠要快一步!”講述者眼中銳利的光芒,讓臺下觀眾感受到必勝的決心在凝聚,掌聲如潮水般響起。
如果說反詐是與時間賽跑,那么大連市普蘭店區(qū)人民法院執(zhí)行局局長張海川的戰(zhàn)斗,則是“化堅冰為活水”。他沉著描述著自己成為執(zhí)行法官后“費鞋、累心、說話多、風險高”的工作日常。講述至2018年那個跨年夜,執(zhí)行局燈火通明,面對改革困境,他堅定地說:“必須改!”推動建立了全省首個實體化執(zhí)行指揮中心,開啟了從“一人包案”到集約化協(xié)作的變革。三年后,“數(shù)字執(zhí)行”平臺上線,“掌上查控”讓法官不再疲于奔命,“執(zhí)破融合”盤活釋放區(qū)域優(yōu)質(zhì)生產(chǎn)要素,“拿起手機見法官,坐在家中等案款”,屏幕上申請人臉上真切的釋然與感激讓觀眾深信,執(zhí)行路上的荊棘正被智慧與堅持踏成坦途,公平正義的清泉從裂開的堅山中奔涌而出。
第三篇章:
為民是藏在細節(jié)里的溫度
公證處的藍印章落下時,大連市大連公證處業(yè)務(wù)二部部長馬曉婧總會停頓片刻。她輕柔地說:“這不是儀式,是對生命的敬畏。”鏡頭帶觀眾走進了仿佛充滿消毒水味道的病房。一位單親媽媽被癌癥折磨得無法言語,只能顫抖著用筆在紙上寫下臨終心愿——“想給9歲的女兒找個可靠的監(jiān)護人”。馬曉婧俯身床前,握著她的手,一遍遍細細核對遺囑細節(jié)。當那份凝聚著深情的公證書送到這位母親手上時,她望著女兒的照片,淚水悄悄滑落。會場異常安靜,鏡頭捕捉到臺下觀眾微微泛紅的眼眶。“公證不是冰冷的蓋章,是給絕望的人留一盞燈。”馬曉婧的聲音里充滿了溫度。
畫面一轉(zhuǎn),檢察院控申窗口,大連市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部四級高級檢察官陳錚的辦公桌上總備著一摞紙巾,“是給信訪群眾的,也是給自己的”。畫面聚焦到他手上那份《先行救助決定書》,故事來到ICU門外,一個打工者命懸一線,4萬元的欠費幾乎壓垮他的妻子。陳錚握著一摞還帶著消毒水味的材料,在兩級檢察機關(guān)支持下力排眾議:“這個先例,我們開!”僅僅44小時后,帶著油墨味兒的救命決定書交到了焦急的妻子手中。“法律不僅是利劍,更要做人間的暖陽,讓人在危機中尋正義、困境中見希望。”陳錚的話語擲地有聲,那份司法的悲憫與擔當,讓臺下的感動化作低聲的抽泣和無聲的頷首。
這一刻,無需過多言語。那一次次尋常的奔赴,那一個個平凡的堅守,帶著最質(zhì)樸的溫度與最深沉的力量,深深抵達每一位觀眾的心間,如同漫天星光,無聲匯聚成守護大連平安的浩瀚海洋。
薪火相傳,星河長明照征程。《如愿》的童聲如同天籟滌蕩心靈。屏幕橫移,大連政法歷史長河中那些光輝的名字與今日的群英交相輝映。七組先進典型與講述者并立臺前,誓言如金石相擊,激蕩全場,“奮楫揚帆、砥礪前行!”
《新的天地》磅礴奏響,這一刻,窗內(nèi)的暖陽、鞋底的泥土、額間的汗滴、眼角的淚光、辦公室的微光、藍印下的承諾、日記里的牽掛,所有奔赴,還將繼續(xù)抵達人民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