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內蒙古:煥發北疆檢察文化生機活力
            時間:2025-07-28 10:18來源:檢察日報責任編輯: 陳言

            14076c22a308857d6862892bd551b0a.jpg

            什么是北疆文化?內蒙古東西跨度超過2400公里,北與蒙古國、俄羅斯接壤,構成了大半個中國的北部版圖。內蒙古是北疆文化的發祥地,各民族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交往交流交融,不同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紅色文化、草原文化、農耕文化、黃河文化、長城文化等優秀文化,系統集成為北疆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4年3月,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在內蒙古調研時強調,內蒙古檢察機關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囑托,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以更優業績服務筑牢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同月,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召開全區檢察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永君提出打造北疆檢察文化品牌,以檢察文化建設大提升促進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蒙古馬精神”是“跑”出來的,“三北精神”是“拼”出來的,亮麗的檢察業績是干出來的。內蒙古檢察機關不斷進取、創先爭優,近年來獲得榮譽數量再創新高。今年7月,2025年政法智能化建設案例及論文征集宣傳活動評選結果揭曉,內蒙古2個案例獲評智慧檢務創新案例、典型案例,4篇論文獲評智慧檢務創新論文。

            從草原到人民大會堂

            作為新中國的重要建筑,人民大會堂意義非凡,這座中國人民政治生活的神圣殿堂,如史書般記載著中國民主法治一路鏗鏘前行,內蒙古檢察機關數名檢察英模在此接受表彰,光輝事跡激勵著檢察隊伍提振精神、提升業績、提高能力。

            “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之際,從草原到人民大會堂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我心潮澎湃,深感無上光榮,更覺責任重大。”4月29日,李永君會見6名獲得全國、全區先進工作者稱號的檢察干警時,全國先進工作者、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前旗檢察院綜合業務部主任春華率先發言。

            圖片

            春華此前先后獲評全國模范檢察官、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2016年,科爾沁右翼前旗檢察院以“春華”名字中的“春”字作為標識,成立“興安之春”檢察工作室,以漢蒙雙語促進民族團結,化解矛盾糾紛,向草原人民傳遞司法溫度,該工作室三次獲評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

            座談中,李永君寄語全區檢察人員,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形成學習英模、尊重英模、崇尚英模、爭當英模的良好氛圍。

            2025年4月,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白靜被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授予2024年“擔當作為好干部”稱號,從草原去往人民大會堂的路上,寫滿了她奮進的音符。白靜從檢后一直扎根基層一線,她辦理群體性申訴監督案件不怕苦,承擔公益訴訟試點任務敢擔當,通過組建一體化辦案團隊實現跨區域辦案,積極探索以公益訴訟圓桌會議方式增進共識解決市域污染問題。憑借點滴積累,先后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范檢察官。

            “我去過人民大會堂6次了……”提起到人民大會堂的經歷,退休后的潘志榮依然“如數家珍”,2016年作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代表受邀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2017年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2019年參加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受邀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2020年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牧民的好安達”潘志榮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

            退休后的趙如意以高度的檢察自覺發揮自身所長,傳承紅色血脈,弘揚革命傳統,年逾古稀仍受邀走進人民大會堂,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2024年12月30日,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京舉行,趙如意作為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退休干部代表現場接受表彰。2025年元旦假期剛過,李永君就會見了載譽歸來的趙如意。

            8090452ef54d859a438fd223634c1cd.jpg

            “檢察干部在職時政治過硬、愛崗敬業,離崗后老有所為的優良品質,與檢察文化、檢察素養是一脈相承的。”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扎賚特旗烏蘭牧騎副隊長何買拉蘇得知內蒙古檢察機關退休干部獲獎喜訊后,豎起了大拇指,他今年調研的一項重要課題就是如何在傳承與發展中擦亮北疆文化品牌,從草原到人民大會堂的內蒙古檢察人會越來越多,期待北疆檢察文化創造更多驚喜。

            打造北疆檢察文化品牌

            “會議明確了全區檢察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路線圖和任務書,既講是什么、為什么,又講做什么、怎么干,為我們加強和改進工作提供了實踐落點。”“塑造新時代北疆檢魂,端正新時代北疆檢風,‘十項舉措’就像動員令,號子一響就是發起沖鋒的時候。”

            …………

            2024年3月,全區檢察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后的第二天,全區三級檢察院分管宣傳文化工作的院領導、宣傳文化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話加強和改進北疆檢察文化工作方法路徑。

            與會代表提到的“十項舉措”指的是繁榮北疆檢察文化“八大任務”“十項舉措”。“八大任務”即鑄檢魂、固陣地、盡檢責、發檢聲、樹形象、育品牌、濃氛圍、強保障。為強化落實,“八大任務”又被具化為“十項舉措”,即每年召開1次全區檢察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守好守牢檢察意識形態主陣地;立足檢察職能,以“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服務保障文化強國建設;每年開展“檢察工作服務文化建設十佳案例評選”“優秀檢察宣傳文化作品評選”“檢察明星人物評選”“優秀文化品牌評選”等7類活動各1次,同時采取“縱橫雙向”管理模式,加強經費保障。

            為了將繁榮北疆檢察文化各項措施落實落細,全區檢察機關紛紛采取行動,尋找工作落點。

            711bff30ab8a6c511ccd6c5eabe9115.jpg

            “民法是平等之法,彰顯精神就從今天這場活動開始。”今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舉辦“‘典’亮生活,守護美好”檢察開放日活動,內蒙古大學40余名師生代表,自治區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走進該院,近距離感受檢察機關貫徹落實民法典的實際成效。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沒有休止符。”2025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舉辦深入學習黨的作風建設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大講堂,該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安耀彬表示,全區檢察機關以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持續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據了解,這已是該院今年舉辦的第5期檢察大講堂,每期內容都緊貼當前工作實際,范圍覆蓋全區三級檢察院,以提升檢察人員政治素養、專業素養為目的,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北疆檢察教育培訓品牌特色。

            讓法治種子在“蒙芽”心中“萌芽”。今年1月1日,內蒙古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品牌“北疆蒙芽”及LOGO走進大眾視野,寓意內蒙古未檢人以法之名、以檢察之力,用心用情呵護初發萌芽般的未成年人群體,做少年兒童可信賴的守護者。一路走來,從全區第一個未成年人檢察辦案團隊成立時僅有兩人,發展到如今全區三級檢察院均設立專業化辦案團隊,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實現從“有沒有”到“好不好”再到“強不強”的升級蝶變。今年6月,全區三級檢察院會同當地黨委社會工作部聯合開展“攜手關愛,共護未來”活動,加強專業化辦案與社會保護,推動“六大保護”走深走實。依托“北疆蒙芽”品牌,全區檢察機關舉辦靈活多樣的法治教育實踐課,“駝背宣傳隊”“草原檢察烏蘭牧騎”深入林場牧區、邊境草原師生家長身邊“零距離”說法,緊扣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治理依法履職,從源頭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共同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78f5b43561f0eac645bb4e568e848f3.jpg

            今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邀請師生走進該院,通過VR“智慧未檢”學習防范校園欺凌等法律知識。

            “賽白努(蒙語你好)!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攜大河浩氣,踏錦程、開新篇!”今年春節期間,最高檢視頻號《檢察迎新春拜年啦》短視頻中,托克托縣檢察院檢察人員向全國人民拜年。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尚表示,作為黃河邊上的檢察機關,該院自覺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任,以檢察之力托起轄區百姓幸福夢。也正基于此,該院凝聚多方力量創新打造“大河之托”檢察品牌,通過深化跨區域、跨部門協作,對區域內的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問題進行監督,推動黃河“幾字彎”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日前,第一屆法治中國“三微”展播作品發布暨第二屆法治中國“三微”作品征集活動在京舉行,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作品《水調歌頭·大青山》獲評潛力微視頻,準格爾旗檢察院作品《崖岸》獲潛力微電影。

            自覺服務新時代北疆文化建設

            歷史文化遺產、文物古跡等是傳承北疆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2025年全區檢察長會議明確要求,在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中,要以文物保護法新增檢察公益訴訟條款為契機,以長城、紅色文物保護為重點,持續開展打擊防范文物犯罪專項工作和長城保護公益行動,助力北疆文化建設。

            烏拉特中旗檢察院在辦理一起盜掘恐龍類古脊椎動物化石案中發現一條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線索,行政監管部門怠于履行對古脊椎動物化石的保護管理和監督檢查職責,致使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遂依法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全面履職盡責,推動將化石遺跡點列入文物調查名錄,并按規定申報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做好“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設,妥善保護,并加強文物保護宣傳教育,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到文物保護工作中來。

            科爾沁左翼中旗檢察院督促履行哈民遺址監管職責行政公益訴訟案在當地引起轟動。2023年3月,該院檢察官通過實地調查、無人機取證、走訪群眾等方式,發現哈民遺址核心區存在保護設施不完善問題,遂通過“檢察建議+調研報告”形式,推動行政監管部門撥付專項資金,為哈民遺址建設全方位、多層次、高效能的安防體系。

            a8d2fa5b2ade049a1136f0d588aad06.jpg

            2024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檢察院檢察官調查“敖漢蕎面”國家地理標志使用情況。

            地理標志是重要的知識產權類型,既是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早在2012年,敖漢旗旱作農業系統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旱作農作物蕎麥在敖漢旗種植歷史悠久,“敖漢蕎面”與“敖漢小米”一同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近年來,隨著“敖漢蕎面”知名度的提高和品牌影響力的擴大,市場中出現未經授權使用“敖漢蕎面”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情況,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給產品聲譽造成不良影響。

            2024年7月,敖漢旗檢察院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通過制發檢察建議、跟進監督、公開聽證等方式,依法督促行政監管部門全面履職盡責,規范蕎面產業發展市場秩序,保護好“敖漢蕎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此外,檢察機關還積極與敖漢旗政協溝通,推動將檢察建議轉化為政協提案,加大對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保護力度。

            5f7e67c805785e5654495e67d9f98d8.jpg

            據了解,2024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評選并發布10個服務北疆文化建設典型案例,涉及網絡文化保護、農業文化保護、紅色文化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如今,北疆檢察文化建設的生動畫卷正在這片遼闊大地上徐徐展開,內蒙古檢察事業處處呈現出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景象。(于瑩瑩)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