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醉酒后躺在皮村中心街的十字路口,導致交通擁堵!”接到群眾報警,北京市朝陽公安分局金盞派出所綜合指揮室隨即將警情布置給正在皮村巡邏的01車組民警,出警民警僅用2分35秒就趕至現場,迅速將男子轉移至安全處,疏導交通恢復秩序。
在近日的一起警情處置中,金盞派出所綜合指揮室如同“大腦中樞”般高效運轉。LED大屏上,轄區重點部位畫面、街面巡防車輛動態等呈現眼前,3名警務工作人員忙碌有序“一屏調度”,從接警、布警、出警到處警全過程跟進,根據實際情況實時調度就近民警參與處置……
由社區警務隊、打擊辦案隊和綜合指揮室構成的“兩隊一室”警務運行模式是近年來首都公安各項改革中的大動作、重頭戲。記者日前采訪了解到,今年9月以來,金盞派出所以做專做強、有機結合、上下串聯推動“兩隊一室”改革向縱深開展,同時織密矛盾糾紛化解網絡,探索社會治理新路徑。
金盞派出所轄區面積超過50平方公里,外來人口約11萬人,社會面防控壓力較大。在深化“兩隊一室”改革過程中,金盞派出所啟動“2+2+1”巡邏防控模式,其中,兩個車組以機場第二高速為界,進行24小時社會面巡邏防控和接處警工作;兩個車組負責在本社區常態巡邏防控,確保第一時間出警。
“街上24小時都能見到警察,看著警燈閃爍,我們心里格外踏實。”網約車司機王先生說,今年10月,一名醉酒乘客認為司機故意繞路,與王先生發生口角。此時,王先生正好看到有警車在路邊巡邏,便停車尋求幫助。民警介入后,醉酒乘客意識到錯誤當即支付車費并自行離開,一起酒后滋事案件得以遏制。
通過做專做強巡邏和群防力量,金盞派出所將研判打擊懲處有機結合,“兩隊一室”高效運轉,實現了街面見警率管事率、社區民警沉入社區時間、社區基礎工作效能提升,民警工作負擔、街頭違法犯罪發案態勢、村內糾紛激化升級概率降低的“三升三降”目標。統計顯示,今年9月22日以來,金盞派出所警情總量環比下降15.97%,刑事類警情環比下降42.85%,治安類警情環比下降79.48%,秩序類警情環比下降50%。
圖為金盞派出所民警與溫榆河法庭法官共同開展警法聯調。受訪單位供圖。
在加強社會面防控能力、凈化社會面環境秩序的同時,金盞派出所著力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與轄區內朝陽區人民法院溫榆河法庭建立“警法攜手聯動解紛”機制,在派出所、法庭建立“聯調室”,多次成功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今年6月,金盞西村租戶王某報警稱,退房時房東張某以王某用水費太多為由,拒絕退還王某的租房押金2000元。民警了解情況發現,王某一年水費高達6000元,對租金1200元的出租屋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成本,然而此類問題公安機關無權直接管轄,金盞派出所立即啟動聯調機制。
法官在詳細聽取雙方訴求并查看雙方的租賃合同后,根據民法典告知房東張某應履行合同相關內容,同時告知租客王某應及時支付履行合同期間所產生的金錢債務。針對此次特殊情況,法官與民警就押金退賠問題進行耐心細致的調解,最終被調解雙方就此事達成共識。
創新矛盾糾紛調解品牌,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路徑。目前,金盞派出所會同鄉黨委政府牽動鄉司法所、東窯村委會、北京紅山黨建發展中心、北京策略律師事務等多方力量建立的東窯村基層社會治理中心掛牌成立。在東窯村服務管理平臺“盞新東窯”小程序上,法律援助與矛盾化解板塊及時上線,轄區矛盾糾紛化解織成一張“組合網”。
“規范警務運行模式是落實派出所主防職責的重要舉措,是‘兩隊一室’改革的必然要求,合理調配了警力安排,有效盤活了警力資源,切實提升了轄區的治安防控水平?!苯鸨K派出所所長張燕生說。
文/新華網記者魯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