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從枯萎棉田到暖心賠償!看多部門聯動如何破解問題種子糾紛
            時間:2025-08-05 11:10來源:兵團長安網責任編輯: 李鴿

            新疆棉花,又稱“白色黃金”,不僅是紡織業的寵兒,更是萬千棉農賴以生存的“金字招牌”。然而,當“問題種子”悄然落下,卻足以讓棉農豐收的希望瞬間化為焦土。

            近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庫爾勒墾區人民法院博古其人民法庭法官入駐29團綜治中心后,聯合司法所、農業部門、市場監管等部門力量,成功化解因棉花種子質量引發的索賠糾紛,不僅為受損棉農挽回了經濟損失,更探索出一條前端化解涉農糾紛的新路徑。

            棉花受損起糾紛,多部門組“解紛團”

            七月的驕陽炙烤著大地,本該是棉田郁郁蔥蔥、孕育希望的時節,棉農老張等人的心卻掉進了“冰窟窿”。他們傾注了心血和積蓄種植的棉花地,在噴灑了農藥后,成片枯萎、死亡。這一切都“得益于”幾個月前在某種子公司處購買的棉花種子。

            在雙方幾經爭執解決無果后,老張走進了29團綜治中心“討要說法”。

            “這事等不得,等棉農去法院起訴,時間上耗不起,損失也擴大了!”入駐綜治中心的法官聞訊后,依托29團綜治中心這個“聯動樞紐”,聯系司法所、市場監管、農業技術專家,組成該案“解紛團”。

            田間地頭“找病根”,聯合把脈定責任

            “坐堂辦案容易,但要弄清真相,替老百姓主持公道,就得走到他們中間,親眼看看,親耳聽聽。”

            為準確查明原因,法官與司法所、市場監管等部門人員頂著酷暑,多次深入受害棉田進行實地勘察。他們仔細查看棉株長勢、對比受害地塊與使用其他種子地塊的差異,拍照取證,排除了大面積病蟲害和極端天氣等常見致害因素的可能性。

            市場監督管理局同步啟動對涉事種子批次的來源、質檢報告等信息的核查,法官詳細記錄棉農的受損面積、投入成本等訴求,查閱相關法律規定與類案,為調解奠定堅實基礎。在多方協作下,證據鏈清晰指向種子質量存在問題。

            賠償款送到了家里,經驗留在了田間

            依托二十九團綜治中心這一高效協調平臺,法官迅速組織種子公司代表、棉農老張及司法所等部門進行面對面調解。

            法官“說法”,耐心向種子公司代表講解法律規定以及應當承擔的質量責任。

            市場監管“溯源”,出示調查進展,向責任方施壓督促其承擔責任。

            司法所“搭橋”,從情理角度引導雙方換位思考。

            在綜治中心的協調下,經過“解紛團”幾輪耐心的溝通調解,事實清楚了,道理講通了,最終,種子公司同意賠償老張經濟損失50000元。

            糾紛得以圓滿化解,老張緊皺的眉頭也終于舒展了:“真沒想到,不用打官司,在家門口就把這么大的事解決了!”

            從個案到機制:基層善治的生動實踐

            此次糾紛的成功化解,是推動非訴訟解紛力量向基層下沉的生動實踐。

            法官表示:“入駐綜治中心,把法庭搬到離群眾最近的地方,聯合專業力量,我們得以在田間地頭快速查清涉農糾紛的專業事實,大大提升了調解的成功率。”

            綜治中心負責人強調,該案充分驗證了“法官+專業力量+屬地調解”這一模式的效能,為化解同類涉農案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當法官走下審判臺,走進田間地頭,綜治中心便成為多元力量協同共治的樞紐。一株棉苗的枯榮,牽連著農民的生計,也檢驗著基層治理的精細程度。此案中多部門聯動化解糾紛的實踐,不僅及時為棉農挽回了損失,更映照出社會治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疏導的深刻轉型。在最靠近泥土的地方,法治的根須正與民生的根系緊緊纏繞。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