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解決行政爭議化解“不見底”問題,重慶分三步走
            時間:2024-05-23 16:39來源:重慶長安網責任編輯:徐晶

            “不用多跑路,真的很便民?!苯眨貞c市涪陵區市民袁某因對涪陵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通過“直通車”快速申請了行政復議。

            “行政復議接件直通車”由涪陵區司法局聯動該區交通巡邏警察支隊開通,在全區設立41個執法處理點,實現便民接件在公安道路交通執法領域的全覆蓋。

            這是重慶以貫徹落實新《行政復議法》為契機,緊緊圍繞便民為民的制度要求,全面提高行政復議吸納和化解行政爭議能力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重慶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以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為目標,準確把脈申請人的“急難愁盼”,堅持能動復議理念,樹立“穿透性”辦案思維,有效解決行政爭議化解“不見底”問題。

            端口前移行政復議受理渠道更暢通

            “只需要在手機上點幾下就行,真的太方便了。”4月26日,家住重慶兩江新區康莊街道的蒲先生足不出戶就在網上“一鍵申請”行政復議。

            讓更多群眾感受到數字變革創新帶來的便利,這是重慶市司法局以數字化建設暢通復議渠道的生動詮釋。

            據悉,重慶市積極運用數字賦能行政復議,開設“線上復議”,將“法治·掌上復議”應用“三張清單”成功納入數字重慶建設重大應用“一本賬”管理。其中,“重慶智慧行政復議系統”不斷優化,已實現數據匯集、案件預警、超時提醒、被申請人線上答復、法律文書線上送達等功能,全市行政復議在線申請處理率100%,在線辦案率100%。

            把“便民、為民”原則貫穿行政復議工作全過程,從過去的“復議找不到門”到將行政復議申請之路鋪到群眾家門前、送進企業與園區,越來越便捷的行政復議,讓群眾深有體會。

            例如,萬州區將行政復議服務下沉,建立集復議宣傳、咨詢接待、便民接件、回訪跟進、爭議化解、源頭治理、法治建設、民生服務8大功能為一體的52個行政復議便民接件點,群眾足不出鎮(街)即可實現一站式辦理。

            截至目前,重慶已在全市15個政務大廳、41個法律服務中心和1034個鄉鎮(街道)司法所設立行政復議便民聯系點或受案窗口,在部分園區、企業設立行政復議便企工作站或咨詢臺,提供法治宣傳、咨詢解答、便民接件、爭議化解等行政復議便民服務,使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更加快捷便利。

            優化程序高質量辦理行政復議案件

            實現簡案快辦、難案精辦是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的一大亮點。為此,重慶根據案件情況進一步深化繁簡分流機制,實行簡案快辦,辦結時間由60日縮短至30日,其中涉企行政復議案件最快15個工作日辦結;堅持繁案精辦,重大疑難復雜案件采取實地調查、公開聽證、專家論證等方式精準辦案。

            據了解,萬盛經開區不斷創新行政復議審理方式,建立快速審、調解審、現場審、聽證審四種審理機制,實行簡繁分流,對社會影響面大、人民群眾關注程度高的工傷認定、礦產資源管理、土地管理等領域案件,采取聽證審理、實地調查、當面詢問、走訪了解等方式辦理行政復議案件,確保事實認定客觀真實。

            為達到“理越辯越明”、查明案件事實、剖析法律適用的效果,重慶市各區縣還積極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的聽證程序和要求。比如,巫溪縣按照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規定,就某生活美容店不服縣市場監管局因其擅用醫療器械被罰款7萬元提出行政復議一案進行聽證審理,從法治護航青年店主創業的角度,最大化釋放聽證的“柔性”效能,最后以“處以罰款5萬元,分期繳納”調解結案;黔江區就向某等72人對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作出的責任認定不服提起行政復議案件舉行聽證,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就案涉行政行為的事實、證據、依據以及程序進行陳述、舉證、質證等,最終72名申請人撤回行政復議申請。

            全程調解真正實現“案結事了”

            近期,秀山縣行政爭議化解中心接到該縣應急局對某民營企業申請強制執行罰款及滯納金一案。秀山縣司法局聯合該縣法院、縣檢察院、縣應急局等部門,從支持和保護企業健康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角度出發,依法減免該企業的滯納金,實現了矛盾糾紛的一次性化解。化解協議簽訂后,該企業及時完成罰款及滯納金繳納,秀山縣應急局也撤回強制執行申請。

            今年以來,重慶市司法局以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為重要抓手,主動融入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持續深化“復調對接”工作機制,將調解程序引入行政復議案件辦理全過程,在行政復議案件受理前、審理中、決定后全流程全覆蓋開展調解工作,實現調解成效最大化。

            與此同時,各區縣也在不斷創新行政復議調解方式。如長壽區成立“松柏工作室”,選派19名專職調解員入駐工作室,運用“行政+調解”的方式,聚焦行政爭議化解;合川區秉持黨建統領踐行“初心”、服務人民匯聚“民心”、公平公正秉持“公心”、精益求精錘煉“匠心”、守好底線涵養“清心”的“五心復議”工作態度和方式,成功化解多起行政爭議;武隆區探索鄉村土地爭議“證、核、調”解糾工作法,建立公證+法援+復議+調解的工作機制,促進土地類行政爭議占比逐年下降;彭水縣做好建章立制、實質化解、服務經濟“三篇文章”,依法辦理涉及渝湘高鐵、彭酉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的行政復議案件,切實化解行政爭議。

            數據顯示,重慶已在32個區縣建成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建成率78.05%;36個行政復議機構實現專職調解員入駐,入駐率87.8%。2023年至今,重慶市各級行政復議機構共辦理行政復議案件11146件,實質性化解率82.6%,同比上升6.4個百分點。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