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這片“綠”的背后,是他們的硬核守護!
            時間:2025-08-05 15:57來源:人民公安報責任編輯: 李鴿

            草原是內蒙古呼倫貝爾最廣為人知的符號,但其實這里湖泊、森林、濕地、河流等各種生態要素齊聚。25.3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有騎警隊守護“天下第一曲水”,有呼倫湖水警捍衛“萬頃澄碧”,有生態警長在大興安嶺奏響森林“保護曲”。

            圖片

            7月17日,陳巴爾虎旗公安局海東青騎警隊穿越莫爾格勒河開展巡邏。

            當地公安機關鉚足干勁,正以加強和完善生態執法體系為切入點,以建立健全生態協同治理工作機制為突破口,全力以赴護好這片“綠”。

            統籌保護觀念變了

            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

            今年2月,呼倫貝爾市委明確:突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治理,建立以“兩圈、兩帶”為主體的跨區域生態執法協作機制。

            “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密切公安機關與林草、農牧、水利等行政部門的協作,實現從行刑銜接到行刑共治的轉變。”呼倫貝爾市公安局環食藥偵支隊綜合保障大隊大隊長劉恩強直言。

            圖片

            7月16日,呼倫貝爾市公安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局“呼倫湖水警隊”在景區駕車巡邏。

            過去,各部門之間雖有聯系,但更多偏向于單打獨斗。如今,“兩圈、兩帶”生態執法協作機制建立以草原核心區為主的草原保護圈,以農地、黑土富集區為主的農糧保護圈,以地方重點森林資源為主的森林資源保護帶和以呼倫湖、嫩江、額爾古納河流域為主的水生態資源保護帶,可以更多地從呼倫貝爾市公安局整體層面進行資源調度,帶動生態打防管控各項工作。

            圖片

            7月17日,陳巴爾虎旗公安局海東青騎警隊與游客互動。

            自“兩圈、兩帶”生態執法協作機制建設以來,呼倫貝爾市公安局環食藥偵支隊通過完善聯席會議、信息共享、聯合執法等工作機制,帶動林草、水利等行政部門制定執法監督、聯勤協作、巡護防控整體性方案,推動市旗兩級加強生態領域協作分工、提前介入。今年以來,全市新發生毀林毀草案件數量同比下降58.8%。

            基層的感受更為深刻。2021年成立的“獵豹突擊隊”是呼倫貝爾市公安局綜合落實提級偵辦、異地用警等措施,選調市公安局直屬森林公安分局和市旗兩級環食藥偵、治安、刑偵等警種人員組成的一支隊伍,承擔著全市生態領域疑難案件偵辦任務。環食藥偵支隊礦產資源犯罪偵查大隊大隊長關濤是“獵豹突擊隊”副隊長。

            他告訴報道組,“現在市委層面明確了生態重點保護區域,相關行政部門配合力度更大,隊員們干起工作來責任感和榮譽感也都強了不少?!?/p>

            協同向外也向內。呼倫貝爾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主任路明介紹,呼倫貝爾市域內還有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公安局、滿洲里海關緝私局、海拉爾鐵路公安處等多家公安單位。2024年11月,相關公安機關共同簽署呼倫貝爾地區警務協同框架協議,形成警種協作、警務互補、警力集約的聯防聯治警務新模式。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談。報道組發現,在呼倫貝爾,不光生態治理的方法有了轉變,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也已重建。

            圖片

            7月16日,呼倫貝爾市公安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局小河口派出所民警在景區提醒游客注意戲水安全。

            高國權是呼倫貝爾市公安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局副局長,已經守了呼倫湖36年。他感慨,“早些年有的同事還認識不到生態的重要性,現在大家只想鉚足了勁把保護工作干好?!?/p>

            改變是積累的結果。2020年起,有“草原之腎”美譽的呼倫湖從休漁限產轉向全面禁止捕撈,呼倫湖漁業有限公司退捕轉產。經歷了轉型的陣痛,公司副總經理劉新華說,是呼倫湖的碧水藍天給了企業堅持的底氣,“如今公司的旅游產業已實現穩步發展”。

            圖片

            7月16日,呼倫貝爾市公安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局“呼倫湖水警隊”在景區駕車巡邏。

            作為漁業公司轉型的護航者、見證者,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局民警持續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作用于警務實踐,在警營里形成保護生態的共識。

            打破壁壘制度順了

            學明是呼倫貝爾市公安局環食藥偵支隊支隊長,他另一個身份是當地林草局黨組成員。就連他的辦公地點也設在了林草局。

            為什么這么干?學明解釋,作為林草局黨組成員,他分管行政執法工作,可以助力林草行政執法能力的提升,保障生態執法領域行刑銜接順暢。

            不光是學明。今年2月,呼倫貝爾市委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生態執法體系健全生態協同機制的工作方案》,探索推動市、旗(市、區)兩級公安環食藥偵(森林公安)負責人掛職同級林草或農牧部門黨委班子成員,蘇木鄉鎮、邊境、森林公安派出所所長進蘇木鄉鎮、林場黨組織班子。

            免渡河森林公安分局銀嶺河森林公安派出所所長宋朝雷,如今是轄區里銀嶺河林場和紅旗林場黨支部委員。他說,“以前想和林場職工對接,要先和林場里的主管部門協調,現在‘進班子’以后自己就能直接聯系到人?!?/p>

            一子落地滿盤活。很多民警都和宋朝雷感受相似,說現在干起活來統籌協調更方便了。如今,從市級到旗(市、區)、蘇木鄉鎮,再到嘎查村,呼倫貝爾生態領域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局面逐步形成。

            呼倫貝爾市公安局環食藥偵支隊生態環境和生物安全大隊大隊長李鵬向報道組介紹,今年7月初,環食藥偵支隊和呼倫貝爾市公安局6個直屬森林公安分局都已接入全市生態安全屏障“一張圖”“一張網”監管體系。

            他說,“一張圖”是把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和各部門主要任務集中勾畫在一張底圖上,全方位呈現呼倫貝爾生態環境“家底”;“一張網”則是各相關部門實現監測、監控等數據資源共享,形成覆蓋“一張圖”的全要素、全方位、全領域的一體化監管網絡。

            公安機關接入“一張圖”“一張網”,有什么作用?李鵬給記者舉了個例子,“過去我們調查礦產類案件,資源分布和數據情況要先和相關部門對接,走完一套流程才能拿到,現在這些資料在系統里一目了然?!?/p>

            降低內耗,是流程重塑的題中應有之義。李鵬說,“現在大家辦案數據更全、研判更精準,工作效率也更高了?!?/p>

            做實防范力量強了

            在額爾古納市公安局拉布大林第二派出所,副所長劉佩森向報道組講述了一種現象:派出所轄區生長野生芍藥,根部可做中藥(即“赤芍”),是很多不法分子盜挖的目標。但芍藥根系較深,如果大規模采挖,會破壞地表植被和土壤結構,導致草場恢復困難,加速土地荒漠化。

            圖片

            7月15日,額爾古納市公安局拉布大林第一派出所濕地景區生態警務室民警在額爾古納國家濕地公園受邀與游客合影。

            為了避免這種難以逆轉的生態環境損害,拉布大林第二派出所逐步加強對重點區域的巡邏防控,今年以來轄區僅發生1起盜挖芍藥案件,“預防警務”效果明顯。

            但警力有限。在廣闊的呼倫貝爾,如何才能把“派出所主防”落到實處?

            答案是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社會治理共同體。2023年12月,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公安局綽源分局聯合內蒙古森工集團綽源森工有限公司,成立了一支“平安林區義警隊”,協助公安機關抓實生態安全巡護。

            圖片

            7月15日,額爾古納市公安局拉布大林第一派出所濕地景區生態警務室民警在額爾古納國家濕地公園與游客交流。

            信息來源更廣泛、工作協同更順暢、服務群眾更高效……說到“平安林區義警隊”的好處,綽源分局副局長高偉民掰著指頭一條條數:“隊伍壯大了,成本下降了。義警隊伍成立后,各類工作線索數同比增長了36.6%,轄區刑事、治安案件發案數明顯下降。”

            不光是綽源分局,還有呼倫貝爾市公安局免渡河森林公安分局的“雪鸮”義警隊、拉布大林第二派出所的“生態哨兵”……報道組走訪發現,公安機關協同社會各方組成的義警隊伍已成為呼倫貝爾護航生態發展的重要力量。

            義警隊伍可以將防范力量有效延伸至社會治理末端,這一點在呼倫貝爾生態警務室的建設中也得到體現。

            今年以來,呼倫貝爾市公安局根據全市各地生態環境、生態要素特點,試點建立森林型、草原型、濕地型、水域型等各具特色的生態警務室13個,以“專業警種隊伍+行政執法隊伍+生態義警隊伍”派駐為基礎實體化運行。

            圖片

            7月15日,額爾古納市公安局拉布大林第一派出所濕地景區生態警務室民警在額爾古納國家濕地公園與游客交流。

            額爾古納濕地的“北疆·右岸快警站”今年4月加掛了“濕地景區生態警務室”牌子。額爾古納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主任孫念祖說,以前,快警站職能是以服務游客、排查隱患、治安巡邏防控為主;現在,生態警務室民警也承擔打擊生態類違法犯罪、保護濕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安全的責任。

            “此前,快警站就守著濕地景區,是做好生態警務的最前沿。”孫念祖坦言,其實之前民警也在做這方面工作,現在從制度上明確了,民警干起活兒來就更有底氣。截至目前,額爾古納市已建成這樣的生態警務室6個,已聯合林草、農牧等行政部門查處刑事案件2起、行政案件26起。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公安機關持續探索推進一項項創新舉措,讓綠色在呼倫貝爾澎湃出最壯麗的景色。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