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陜西綏德創新建立“說事堂”,讓群眾遇到問題有地方“找說法”
            時間:2023-11-07 18:33來源:責任編輯:

            “說事堂”鄰里解紛工作法

            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滿堂川鎮

            近年來,陜西省綏德縣滿堂川鎮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優良作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建立“說事堂”,讓群眾遇到問題有地方“找說法”,發生矛盾有平臺“來評理”,通過鄉里鄉親共同來說事推動矛盾就地解決。

            一、聚焦“誰來說”多方聯動。在鎮、村綜治中心建立17個“說事堂”,鄉鎮政法委員和村黨支部書記擔任“說事堂”負責人,選聘102名有法律基礎、經驗豐富、群眾信賴的鄉賢能人、鄉鎮干部、“三官一律”等調解能手擔任說事員,打造依靠群眾化解矛盾的“服務站”。一是群眾互動“拉話”說。對農村家長里短、磕磕碰碰,容易化解的小問題,由村干部隨時動員村民、“五老”、鄉村“好人”等群眾到“說事堂”一起與當事人拉家話、嘮家常,把問題擺出來,讓群眾的事由群眾說;邀請矛盾已化解的當事人到“說事堂”說心里話,講身邊事,通過正面引導、反面警示讓雙方當事人事心雙結。二是親戚朋友“打幫”說。對性格執拗、心中有“氣”的當事人,動員其親屬、朋友來“說事堂”協助說事,傾聽他們心中的不滿,耐心細致勸解疏導,用“和為貴”的優秀傳統文化理念,將心比心感化教化,讓雙方握手言和,平心順氣。三是調解能手“專門”說。對群眾說不了、村級“說事堂”調解不了的復雜利益紛爭,設立公示牌,由政府指派或群眾“點單”說事員進行依法說事,給當事人把政策講清楚,把法律講明白,讓矛盾雙方心服口服。

            二、聚焦“怎么說”規范流程。一是拓寬渠道“攬事接事”。通過開通“魅力滿堂川”線上服務平臺,設立熱線電話,“五級五長”網格員常態化摸排,推進黨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聯絡站、政協委員工作室“三室合一”等多種渠道,廣泛收集群眾訴求和矛盾糾紛情況,及時導入“說事”。二是分類定性“理事定事”。矛盾糾紛受理登記后,根據矛盾的焦點類別、輕重緩急,選取2至5名說事員組成說事專班,先期實地調查,廓清問題根源,與當事人商定說事時間、地點進行說事。一般糾紛在3個工作日內限時辦結;問題突出、時間跨度較長的糾紛,明確告知當事人說事時間,避免久拖不決、矛盾激化。三是貼近生活“議事說事”。始終把說事作為與群眾拉進距離的有效載體,靈活說事地點,有側重的對土地承包、宅基地等糾紛走在田間地頭說,對婚姻家庭類糾紛坐在百姓炕頭說,鄰里關系、贍養老人等糾紛放在“說事堂”公開說,對外出務工群眾視頻連線說,增強說事親和力。

            三、聚焦“說得好”完善機制。一是法治保障強“里子”。舉辦“院落小講堂”“法律大講堂”,組織轄區群眾編排說書、秧歌劇等陜北特色文藝作品,對法律法規進行多方位宣講,切實增強群眾法治觀念。提升司法服務,經“說事堂”調解達成的協議,主動引導當事人向轄區法庭申請司法確認,賦予強制執行力,確保調解協議高質高效履行。二是考核獎勵爭“面子”。制定考核獎勵辦法,采取“周督查、月通報、季點評、年終考”的方式對說事員進行績效考核,根據矛盾糾紛難易程度,實行“以事定補、以獎代補”。考核結果與說事員獎懲掛鉤,作為評優樹模、辭退解聘的重要依據。三是回訪督導清“底子”。每季度組織鎮紀委對已化解的矛盾開展跟蹤回訪、群眾滿意度評價,評估化解成效;對群眾滿意度不高、問題仍有激化升級或反復可能的糾紛,由鎮黨委班子“出診下訪”,重新組建專班“回爐”說事,直至徹底化解,達到調處一件、銷號一件、影響一批的良好效果。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