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群眾投訴回復滿意率達98%!山西長治探索“管、評、調”物業矛盾糾紛化解新途徑
            時間:2023-11-07 18:26來源:責任編輯:

            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東街街道是潞州區中心區域,人口密度大、住宅小區多,物業管理方面的矛盾糾紛較為突出。近年來,東街街道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建引領,整合各方力量,探索出一條“共同管+公開評+專業調”的物業矛盾糾紛化解新途徑,在全區推廣后,矛盾糾紛得到妥善預防和化解,群眾投訴回復滿意率達98%。

            一、物業行業“共同管”。一是組建物業管理專門機構,解決“誰來管”的問題。過去,物業管理權限主要集中在市級層面,區委、區政府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下放19項物業管理權限,決策區一級成立物管中心,街鎮一級成立物業服務中心,社區一級成立環境和物業管理中心,建章立制三級聯動“共同管”。同時與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行動,對私搭亂建、亂收費、衛生臟亂差、安全隱患等引發的投訴糾紛進行聯合調處,形成了調處與執法的無縫對接。二是成立物業管理行業黨委,解決“怎么管”的問題。在全區199家物業服務企業中建立黨組織65個,選派黨建指導員134名,在此基礎上成立了物業管理行業黨委;由30家物業企業黨組織發起,成立了“潞州區物業協會”,開展了“紅色物業星級評定”;在全區網格黨群服務站、小區黨支部中,由符合條件的社區“兩委”成員、小區網格黨支部書記兼任物業企業黨組織成員,物業企業黨員負責人擔任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三是通過市場招標物業企業,解決“管不好”的問題。對無主管單位、無物業服務、無人防技防的“三無”小區,第一步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或“微改造”。第二步讓優秀物業企業采取“1+N”捆綁招標模式接管。第三步鼓勵接管企業開發小區閑置資源、多元經營增收。通過“三步走”,投訴和矛盾明顯減少,實現了“無人管”到“有人接”再到“管得好”的根本轉變。

            二、物業服務“公開評”。一是建立“心情驛站”讓群眾遇到物業問題不犯難。在區物管中心和有條件的街鎮建立物業投訴“心情驛站”。按照“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有件必回、有難必解、有訴必辦”的“五必”投訴受理機制,不推不拖不躲,讓群眾真正感受到服務就在身邊。二是設立“網上超市”讓居民群眾自己選物業。在區物管中心設立物業服務“網上超市”,搭建了業委會(物管會)和物業企業供需選擇平臺。通過考評,全區篩選出37家物業企業進入“超市”名單。目前,已有92個居民小區通過平臺選聘了自己心儀的物業企業。三是設置“紅黑榜”讓群眾對物業服務有話語權。將群眾評價好、信譽度高的物業企業納入“紅名單”,將物業服務差、居民投訴多的物業企業納入“黑名單”,并進行“紅黑名單”動態管理,季度出臺“紅黑榜”,媒體公布、獎優罰劣,倒逼物業企業提高行業服務標準和服務質量。

            三、物業糾紛“專業調”。一是民主協商“專項議”。充分利用“黨群服務站”,大力推行網格黨支部、物業企業、業委會(物管會)、社會組織、居民代表為基礎的“五方會談”協商機制,圍繞物業管理、鄰里糾紛、環境整治等開展專項議事,研究解決小區問題。二是接訴即辦“專人辦”。向社會公布區街社三級物業管理投訴電話,對網格員排查、12345熱線、信訪、網投、走訪等反映的問題,實行“物管中心主辦、街社承辦、難題會診”的接訴即辦機制,三級物管中心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到物業企業、小區網格、居民家中解決問題。三是部門聯動“專業調”。區委政法委牽頭,整合公安、法院、司法、信訪、仲裁、律所等部門力量,進一步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相互銜接的工作機制,在區物管中心成立物業多元解紛工作站和物業調解委員會,引進專業調解員,提升了物業領域調解水平。充分發揮“法官工作室”作用,開設臨時法庭,加強“訴調對接”,推動物業矛盾訴源治理。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