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潿洲島是國內旅游網紅打卡景區,每年吸引數百萬游客觀光游覽,涉旅糾紛時有發生。潿洲鎮黨委因地制宜,織密扎牢海島解紛預防、高速、質效“三張網”,全力化解涉旅糾紛,實現服務不缺位、矛盾不出島、平安不出事。三年來,潿洲島涉旅糾紛化解率達94.85%,潿洲人民法庭受理案件數量連續三年下降。
一、以“管”為先,筑牢海島解紛“防火墻”。潿洲鎮預付式、經營型“商+客”糾紛占全島旅游糾紛80%以上,潿洲鎮堅持“行業治理在先,非訴機制挺前”,以源頭治理為抓手止糾紛于未發,化矛盾于萌芽。一是推動民宿管理法治化。廣泛對接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協會、旅居者聯合會等旅游行業解紛力量,為民宿酒店“定制”預退訂等行業規范和公約,避免因規則不明、標準不一引發糾紛。二是推動交通運行規范化。建立網約車、觀光車、旅游大巴車所屬公司的“信用信息庫”和駕駛員信譽考核“黑名單”,由交管部門與行業主管部門實行“一案雙查”“雙向監管”,防止收取回扣、違規拉客等亂象發生。三是推動海鮮經營誠信化。通過不定期開展海產品售賣價格、計量器具監督檢查,設置不良商戶曝光臺,公布誠信經營“紅黑榜”等,敦促商家守法誠信經營。同時,向游客普及海鮮采購和食用常識,推動海鮮經營公開化、透明化,避免產生消費糾紛。
二、以“快”為本,跑出海島解紛“加速度”。潿洲鎮通過建立“三個一”快速反應機制,以快調快處推動“糾紛化解不過夜”。一是矛盾隱患“一屏預警”。引入前端智能識別技術,建設后臺分析處理系統,搭建包括三維地圖、游客動態統計等功能模塊的“一張圖”平臺,依托大數據提升涉旅糾紛監測、預警、處置能力。二是舉報投訴“一鍵直達”。開通“12345服務熱線+投訴二維碼+值班應急+云端解紛”多種報事渠道,在大排檔、酒店前臺等顯眼處張貼“馬上辦、我來辦”告知牌,公示執法人員、投訴電話等信息,實現投訴掃碼直達快辦。依托多元解紛智慧系統構建“糾紛采集錄入、流轉辦理、研判預警、回訪反饋”云端閉環,落實30分鐘內職能部門承辦、半天內主動回訪當事人、每晚8時前盤點辦理情況,做到糾紛日清日結。三是調解隊伍“一呼即到”。在全島劃分“黨建+警務+N”責任片區,建立“潿洲義警”和11個法官網格聯絡點,將法官、檢察官、警官、社區(村委)干部、志愿者等力量編入網格,形成“一格多員”快調模式,依托景區、碼頭設立的“24小時智警e站”形成“1-3-5分鐘”快速反應圈,以“全時問答”助力糾紛快速化解。
三、以“創”為要,激發海島解紛“新動能”。針對解決以往旅游糾紛調處中力量分散、聯動不足、宣傳氛圍不濃等問題,潿洲鎮積極創新解紛模式,通過“四長”聯動、三級聯調、宣教助力等方式有效打通工作難點堵點。一是創新分級處置強質效。創新“金字塔型”的“格—站—庭”三級聯調機制,簡單糾紛由村(社區)治保部門、網格隊伍等力量進行一級調解,復雜糾紛由當事人“點單”選擇“景中有警”工作站或鎮司法所進行二級調解,疑難糾紛由潿洲人民法庭的干警和法官進行庭前、訴中三級調解,逐級推動糾紛高質量化解。二是創新“四長”聯動強服務。以“警長”作為紐帶,建立35個“微信警務室”,群內總人數達6千余人,鏈接和調動“村長、船長、店長”,劃分行業責任田,依托“村長”管社區村屯,“船長”管漁船、漁民,“店長”管民宿、餐飲,打造全日動態監管、聯調聯處新模式。三是創新法治宣教強氛圍。開發貝殼、海螺等制作特色文創產品,標注涉旅解紛方式引導群眾妥善解紛;創新“假日法庭”、“夜訪民情”、電視綜藝、網紅直播等特色法治宣教形式,快速提升文明旅游和法治解紛的覆蓋面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