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湖南這個法庭積極探索“群英斷是非”訴源治理工作法
            時間:2023-11-07 17:45來源:責任編輯:

            “群英斷是非”工作法2017年發源于岳陽樓區奇家嶺等街道,具體內容是選擇能在糾紛雙方角度說得上話、公道正派的群眾,當“群英”參與“斷是非”,干部當好“群英會”的組織者,推動群眾糾紛群眾解。該工作法在治理轄區占道經營、違法建設等矛盾糾紛中,成效良好。岳陽樓區人民法院康王人民法庭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結合法院工作實際,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對接社區(村)調委會,大力支持和靈活運用“群英斷是非”工作法,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

            一、制定三項保障措施,強化“群英斷是非”隊伍建設。一是組織引領規范“群英”隊伍。按照“區級統籌、屬地牽頭、部門履職、法院聯動”原則,區委政法委依照“群眾推、自己薦、支部選”的方式,組建社區(村)“群英譜”。康王法庭將轄區各社區(村)“群英譜”全部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二是多元渠道拓展“群英”隊伍。會同司法所和有關部門,通過行業組織成立涉金融、醫療、住建等行業性“群英譜”,特邀25名法學、醫學專家教授擔任專業調解員,實現“行業糾紛行業解”。同時,將部分“群英”納入法庭調解員、陪審員。三是靈活選配個案“群英”隊伍。根據具體糾紛的不同情況,法庭、社區共同在已有的“群英譜”和其他志愿者、居民代表、網格員中選配明白事理、敢說真話、敢抓能管、有影響力的群眾擔任“群英”,更加精準地推動問題化解。

            二、建立三個融合機制,助推“群英斷是非”提質增效。一是推行“一社區一法官(助理)”工作機制。推選5名法庭法官加入街道“群英斷是非”人才庫,對接法官加入社區工作微信群,積極對接街道辦政法干部,聯合司法所、村干部、群眾代表,指導參與基層糾紛化解。二是建立重大矛盾會商聯動機制。在案件辦理等過程中發現存在重大矛盾糾紛的立即向鄉街提出預警,由政法委牽頭,人民法庭、派出所和司法所啟動會商,共同開展糾紛化解,同時邀請鄉賢、社區干部、群眾代表進行“群英斷是非”,理清是非曲直、厘清法律關系,過程公開透明,從源頭消除問題。三是建立定期法治培訓機制。通過法律文本解讀、法官示范調解等方式,對社區干部、人民調解員等進行法律培訓,提高“群英”解紛能力。推進與鄉街領導會商,提交典型民事案件分析報告32次,提示社會治理風險點。

            三、打造三大特色功能,凸顯“群英斷是非”源頭化解。一是入駐“群英”解紛工作室,常態化指導社區糾紛化解。在社區設立包括婚姻家庭教育指導、反家暴庇護室等功能區的“群英”解紛工作室,由社區工作人員日常收集婚姻、相鄰、物業、借貸等糾紛信息并制定臺賬,對接法官每周固定時間到工作室提供問診式服務,解答“群英”會上法律疑難等問題,指導社區“群英會”矛盾糾紛調處。同時,利用“群英”解紛工作室等聯絡點,常態化提供法律咨詢、訴訟指引服務,將難調處的糾紛及時告知訴訟程序、固定證據、準備所需材料,實現“社區調解—法院訴訟”的快速對接。二是打造“群英”巡回審判庭,推動群體糾紛批量化解。推進情景式普法,挑選“群英會”難調處的物業、征收補償、農民工工資、健康權、加裝電梯排除妨礙等與群眾密切相關、沖突較大案件,再一次開展“群英”巡回審判,通過法庭示范調解推動糾紛批量化解。三是開展“群英”巡回法治宣傳,促進調解協議有效履行。成立普法宣講團隊開展巡回式法治宣傳,及時指導“群英”解紛工作室中部分反復難調案件進行司法確認。建立調解協議自動履行督促機制,及時發出《自動履行義務告知書》,提高群眾對“群英斷是非”的認同度,真正“案結事了”。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