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合議共管”!湖北向陽湖鎮司法所推行預防化解村組合同糾紛工作法
            時間:2023-11-07 17:37來源:責任編輯: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向陽湖鎮地處城郊,水域林地資源豐富。近年來,大量務工人員回流,鄉村經濟活躍,但也存在一些集體資產和資源承包(租賃、流轉)等村組合同因簽訂、履行問題引發糾紛,為更好地維護集體和群眾合法權益,咸安區司法局聯合向陽湖鎮,在多元化解現有糾紛“去存量”的同時,創新推行村組合同糾紛“合議共管”機制實現“遏增量”。

            一、多元化解“去存量”。對于前期已產生的合同糾紛,發揮黨員帶頭和群眾主體作用,綜合運用“情、理、法”,及時就地化解。2021年以來,發現的300余起村組合同糾紛全部化解在訴前,極大地降低了司法成本。一是黨員干部主動讓。對涉及黨員干部的合同糾紛,依托支部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活動,把糾紛拿到黨員大會上,通過“黨員評、支部議、個人改”,做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推動合同糾紛順利解決。以50多個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讓,打開此類糾紛化解局面。二是情法感召和氣讓。對于一般群眾來說,鎮村兩級綜治中心組織司法所干部及調解員,動員本地“五老人員”和當事人親友,綜合運用親情、友情、鄉情等方式,對當事人上門走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宣之以法,促成互諒互讓。三是創新規則有序讓。針對多發的“合同到期后強行不退”等糾紛,明確規定“合同標的物上的動產,由承包方作價轉讓給下一屆承包方,下一屆承包合同到期后無償轉讓給村集體”。在此基礎上,實行公開競標,并由司法所、村委會、村民代表共同監督,確保“合同到期退場”,有效地保障了各方利益。

            二、合議共管“遏增量”。將法治思維和各方共商共管共治共贏的理念全方位融入到老合同的完善、新合同的簽訂以及合同的履行上,有效預防引發新的矛盾糾紛。

            一是共商清理完善現有合同。對于目前已經簽訂但存在漏洞、可能引發矛盾糾紛的村組合同,鎮司法所牽頭聯合相關部門,對全鎮所有合同進行依法進行全面審查清理,并指導推動雙方共同協商、堵住窟窿、防范風險。對未到期的“問題合同”,依法重新協商簽訂;對“四至不清”的合同,重新丈量標的物面積,修訂合同價款;對未明確期限的合同,由雙方協商明確合同期限;對價款有爭議且顯失公平的合同,由村民代表大會重新議定新合同價款。

            二是共管監督規范新訂合同。對于新制定的合同,從推進共同管理、強化監督的角度,進行全面規范。制定出臺《關于加強村級集體資產和資源承包(租賃)合同管理的通知》,明確各方對合同簽訂、履行等進行共管。簽訂前先統一由司法所開展適法性審查和約定事項審核,提出意見建議,通過招投標等方式依法合規簽訂合同。對涉及面積大、標價高的合同,需征求村民意見公示公開后,由各組村民代表簽訂合同《調查意見書》,報鎮政府備案。針對部分村組干部法律素質不夠高、人數眾多管理難、小微腐敗易發的問題,從2021年開始將村組公章回收,由村委會代管,規定凡承包、擔保、對外簽訂合同等重大事項使用公章時,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后方可蓋章。

            三是共治有效保障合同履行。為防范化解合同在履行過程可能出現的風險,從多個維度加強治理。以村為基本單位,在鎮司法所統一建立合同檔案臺賬,對合同按照重大、一般、小微等次實行分類管理,落實專人負責,確保每份合同隨時可查、查之有據。對正在履行的合同,上傳至區紀委監委智慧監督平臺,動態監管,動態預警,發現違約行為苗頭的,及時采取措施,把合同風險管控在萌芽狀態。選派6名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培養“法律明白人”30名,采取固定坐班、遠程視頻連線、網絡咨詢服務等方式滿足群眾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的法律需求,引導群眾依法履行合同、協商解決問題。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