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河南湍東鎮以“一保五濾”化解電動車交通事故糾紛
            時間:2023-11-07 17:20來源:責任編輯:

            湍東鎮常住人口12萬,電動車是90%以上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涉電動車交通事故多發頻發,人身損害賠償動輒上萬元、多的過百萬,而大多數電動車不上保險,一次事故拖垮“兩家人”的情況時有發生。湍東鎮著眼群眾這一急難愁盼問題加強創新,探索了“一保五濾”機制。推行以來,鎮區交通事故量、因交通事故引發的訴訟案件量同比分別下降26.6%、41.7%。

            一、“一保”。以“群眾保得起、傷者治得起、肇事方賠得起”為出發點,與多家保險公司協商,確定了合作伙伴。一是共定項目。推出“一盔一保平安鄉村”項目,綜合考慮鎮區居民能負擔保費的“最高額”和保險公司能接受的“最低額”,推出了電動車保險產品。二是共建隊伍。本著既降低人力成本、又促進解紛的原則,由26個行政村的調解員兼任理賠員。三是共搭平臺。建立湍東鎮交通事故糾紛調處一體化掌上平臺(以下稱“掌上平臺”),連接110指揮中心、保險公司、法院“道交一體化”“三個平臺”,實現事故警情一鍵共享、理賠程序一鍵啟動、司法確認一鍵申請。

            二、“五濾”。

            一是普法宣傳“濾隱患”。針對群眾法治意識、安全意識、保險意識欠缺的問題,組織“警員+調解員+網格員+審判員”以案釋法、以案示警,向群眾講清違法成本、明利害,防止因違規違法引發事故;講清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及標準,確保不吃虧、不受騙、理性維權;講清投保利弊,擴大保險覆蓋面。

            二是速調速賠“濾苗頭”。針對事故點多面廣、警力不濟的現狀,發揮“兩員合一”優勢,事故發生后就地調、現場賠,力爭不引發次生糾紛。110接到關于電動車交通事故的報警后,通過掌上平臺“雙推送”至事故中隊、鎮綜治中心,由中心派單至事故發生地調解員,做到“閃到”。對責任劃分、傷情鑒定、賠償額度等無爭議的,促其就地達成協議,做到“閃調”。依據授權,理賠款在2000元以下的,由調解員(理賠員)代表保險公司現場賠付或在約定時間內支付,做到“閃賠”。

            三是警地聯動“濾爆點”。對爭議大、當場處置難度大,易激化或引發輿情的事故糾紛,由鎮綜治中心根據調解員反饋情況,二次派單至事故中隊和村調委會:事故大隊迅速出警,對已發生沖突或有阻斷道路等行為的,依法及時認定事故責任、理順群眾情緒。村調委會協調“五老”人員、當事人親友等,協助警方開展調解,防止小事拖大。

            四是共享法庭“濾疑難”。在鎮綜治中心設立“共享法庭”,由法庭牽頭,派出所、司法所、保險公司入駐。對重大事故糾紛,啟動“共享法庭”機制,人民調解為主,司法調解和保險行業調解為輔。根據解紛需要,由縣志愿者協會選派常駐的公益心理咨詢師提供心理疏導;由輪值的律師顧問或“法律明白人”提供法律援助;由調委會委托、保險公司墊資進行傷殘鑒定;對超保額的,啟動“政福保”或“電動車事故幫扶‘艾基金’”申請程序予以公益救濟。

            五是司法建議“濾亂象”。一些人員打著“法律咨詢”“代辦鑒定”幌子,從事故當事人處謀取非法利益、騙取保險賠款,造成矛盾升級。對此,通過發出司法建議書等形式,啟動專項治理,以案促治。對包辦傷者索賠等“黃牛”亂象,司法、公安、法院、衛健等部門聯合執法,嚴打虛假定殘、保險欺詐。對人身損害風險代理亂象,健全律師誠信執業檔案,公示處罰信息。對過度醫療、“掛床”亂象,由法院在各大醫院廣泛設置賠償標準公示牌;由衛健部門常態化監督檢查,維護醫療秩序。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