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藏林芝真巴村的村公房內,擺放著一摞摞現金,這些錢既不是建設資金、也不是村集體經濟分紅,而是真巴村駐村工作隊經過大半年的努力,為村民追回的機械租賃費和村民勞務費欠款。
真巴村2023年機械租賃合同糾紛一事于2024年5月初被成都(兩級)人民法院立案,涉案資金達429萬元。由于缺乏對規范有效合同的認知,簽訂的投工投產合同不規范,導致未結的租賃及勞務費用無法追回。
巴宜區真巴村村民貢嘎說,“2023年我們在工地上干活,車、機器都是貸款買的,到現在我們的工資、租機器的錢一直拖著都沒結。”
真巴村駐村工作隊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及時向派駐單位巴宜區人民檢察院反映相關情況,并與林芝鎮人民政府積極溝通,同時協助村委會向項目方所在地的成都(兩級)人民法院申請速裁程序。
巴宜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邊黨社說,“我院對該案進行分析研判,對駐村工作隊證據收集、完善證據鏈條同步進行指導。同時,與相關法院項目負責單位溝通協調,最終法院確認該案債務法律關系。現已劃撥群眾首批款項。”
巴宜區人民檢察院駐真巴村工作隊隊長旦增堅才說,“我們駐村工作隊一方面積極向法院對接,成都兩級(人民法院)從一審、二審到執行階段一直向村民開通快速辦理案件通道。另一方面主動加強與鎮政府及項目發包單位的溝通協作,精準核實被執行人與項目發包方之間的債務關系,同時進行債務確認,推進法院執行款210多萬發放到群眾手中。”
在追回欠款的發放儀式上,工作隊和村“兩委”一一核實人員名單,租賃清單。群眾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簽字、數錢,忙得不亦樂乎。
巴宜區真巴村村民次仁郎杰說,“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我們拿到了拖欠兩年的機械租賃費用,我拿到了12萬,非常高興,特別感謝駐村工作隊。”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巴宜區人民檢察院派駐林芝鎮真巴村第十三批駐村工作隊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以實際行動守護群眾“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