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市公安局森警支隊聯合禁毒、法制、交警等警種部門,組織開展“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好家園”主題宣傳活動。
日喀則市地處西藏自治區西南部,生態環境資源豐富。近年來,日喀則市公安森警部門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四項機制”為牽引,科學劃分、分類管控生態環境及資源,不斷優化體制機制、強化保護措施、夯實警務基礎,有力推動形成協同有力、打防有效、運行有序的高原生態警務新模式。
機制牽引,構筑聯勤聯動聯管新格局
聚焦珠穆朗瑪峰、雅魯藏布江中游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濕地公園及區、市級自然保護地(區)的生態資源優勢,日喀則市公安森警部門主動協調匯集各方資源力量,積極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新格局。
建立協同共治聯防聯控機制。日喀則市公安森警部門協同邊境管理、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將“生態警長”工作與轄區河(湖)、林長制工作統籌運行,積極發動群防群治力量,全面防控各類生態環境及資源領域風險隱患。
建立齊抓共管行刑銜接機制。日喀則市公安森警部門強化與行政主管部門的溝通協作,在貫徹落實自治區公安廳與9家行政監管部門共同制定行刑銜接管理辦法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先后與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林草等部門制定《食品、藥品和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細則》《生態環境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細則》《林草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辦法》等機制,有效提升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水平。
建立區域互補生態警務協作機制。在實施生態警務工作的基礎上,日喀則市公安森警部門統籌10個縣級公安機關建立生態警務協作機制,構建環珠穆朗瑪峰、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警務聯勤聯動聯管協作機制。
建立深度融合警警聯動機制。日喀則市公安森警部門將維護邊境穩定納入生態警務工作,主動聯動其他警種,與日喀則邊境管理支隊簽訂《實施生態警務合作協議》,進一步提升打擊和治理效能。
分類管控,打造以打促防新合力
日喀則市公安森警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民生警務,強化主動警務、預防警務,嚴密防范各類安全風險,嚴厲打擊整治破壞生態環境及資源領域違法犯罪活動。
結合生態環境及資源分布的實際,日喀則市公安森警部門將生態環境及資源劃分為自然保護地(區)、河流、湖泊(水庫)、林區、礦區、道路、園區、景區、冰川等九類自然資源區域進行分類管控。同時,建立首批生態警務室(站)27處,并將利用行政監管部門現有的“檢查站、觀測塔、巡護站”等,因地制宜再建一批生態警務室(站),延伸工作觸角,全力打造共治共建共管新格局,切實提升打擊治理效能。
多方協作,提升打擊違法犯罪能力水平
日喀則市公安森警部門采取組織學習培訓等措施,不斷提升隊伍執法能力水平。他們先后與山東省、云南省昆明市等省、市公安機關環食藥知和森警部門簽訂“業務幫扶協議”,建立“友好支隊”,帶動隊伍執法能力水平不斷提升。依托援藏渠道和上級業務部門支持幫扶,日喀則市公安森警部門先后選派民警赴多個省市公安機關參加各類“環食藥知”執法技能提升培訓班和跟班學習。同時,采取“請進來”的方式,邀請相關省市公安機關專家進藏開展送教活動,面對面傳授先進工作經驗和做法。
下一步,日喀則公安森警部門將聚焦爭創西藏一流生態警務目標,進一步優化警務機制,提高警務效能,為保護生態環境、筑牢西藏生態安全屏障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