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重慶沙坪壩檢察院公益訴訟將近百畝高標準農田撂荒地“喚醒”
            時間:2025-07-08 11:10來源:重慶長安網責任編輯: 安羽


            檢察官進行“回頭看”

            6月的中梁山草木蔥蘢,慶豐山村的梯田層層疊疊,南瓜藤蔓攀援而上,油菜籽飽滿低垂,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村民李大爺蹲在地頭,手指輕撫著即將開花的南瓜秧,笑著對回訪的重慶市沙坪壩區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說道:“3個月前,這里還是布滿石頭的荒地,如今竟成了‘聚寶盆’!”

            今年3月,沙坪壩區檢察院在巡查中發現,中梁鎮慶豐山村部分高標準農田出現撂荒現象。經初步調查,檢察官發現該村山地環繞,地勢崎嶇,部分陡坡之上的高標準農田建成后疏于管護,隨著時間的推移失去了平整,布滿石頭。

            “地里的石頭大小不一,機器去不了,人工搬不動。地荒在那里,我們也很著急。”村民們無奈地告訴前來走訪的檢察官。

            中梁山、歌樂山三山夾兩槽,分布于山地之間的高標準農田情況又如何?是否也存在類似情況?同月,該院就高標準農田撂荒地進行立案,并聯合區農委等部門通過實地走訪、現場勘驗、調取圖斑比對等,查明中梁山、歌樂山地區存在撂荒現象的高標準農田共計約97.4畝。

            問題摸清是基礎,推動解決是關鍵。3月至4月,沙坪壩區檢察院陸續向負有監管責任的屬地鎮街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高標準農田監管職責。在檢察機關的推動下,區農委成立整改工作專班,在全區開展高標準農田撂荒現象專項排查,梳理明確全區高標準農田撂荒面積和相對應的具體圖斑號,并明確了整改時限和責任主體,要求限期整改。

            從一村一鎮到全區整治,從目標聚焦到難點突破,在檢察機關靶向監督和各職能部門協同推進下,這場撂荒地整治攻堅戰已初顯成效——

            5月,中梁鎮53畝撂荒地除石平整后種上了南瓜、油菜籽、玉米等農作物;6月,案涉的97.4畝高標準農田撂荒地完成整治,并通過第三方驗收。預計在今年9月,全區將全面完成高標準農田撂荒地整治。

            “喚醒”撂荒地只是起點,如何讓土地持續煥發生機才是關鍵。破解“守不住地、留不住人”的雙重困局,成為完善撂荒地整治的“后半篇文章”。檢察官帶著一沓靶向清單匯成的“治理賬”,協同職能部門、當地政府深入田間院壩,將走訪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逐一梳理,深挖病灶、靶向施策,推動難題逐項破解。

            山高坡陡如何實現常態化巡查?檢察官攤開等高線地圖和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圖,指著無人機航拍路線點位比畫,“管護制度要建,管護臺賬也要有,再用無人機給巡查插上‘翅膀’。”

            鄉村振興如何引人、育人、留住人?慶豐山村村干部翻開農旅融合項目聯絡簿:“我們正大力招引創業者投資,不但要整合生態資源,還要簽訂管護協議,引導他們共同參與農田設施的日常維護。”

            高標準農田管護缺隊伍、缺資金、缺配套設施怎么辦?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說:“高標準農田建設非一日之功。我們已經明確了管護隊伍,將實行物業式的綜合管護。同時,積極爭取專項資金完善配套設施,不斷提升農田建設質量。”

            在這場高標準農田撂荒地的整治中,當地村民是直接受益者。李大爺掰著手指給檢察官算起了賬:農田盤活后,每畝南瓜、油菜籽能收益數百元;依托村里海石公園的網紅效應,游客前來賞花采摘還能帶來額外收益;未來招商引資中通過土地流轉還能獲得穩定收益。

            曾經令人嘆息的“石頭地”,如今不僅開出了希望之花,更結出了“綠富美”的碩果,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翻開檢察官手中的“治理賬”,一條條問題清單正轉化為亮眼的成效清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協同提升,在這青山綠水間,共同描繪出高標準農田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動人“豐”景。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