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受這個調解方案并撤回對他的起訴。”“我也同意,沒意見。”1月10日下午,海南儋州市人民法院立案庭調解室內,在法官馬靜和調解員岳俏光的耐心調解下,一起小額借款合同糾紛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該案未經過訴訟程序,在訴前便得到圓滿解決,便捷高效,群眾滿意。
這起糾紛的高效化解,是儋州法院進一步優化繁簡分流與速裁快審工作機制,科學配置工作團隊,促進簡案快審、繁案精審,提升速裁快審工作質效,實現快速解決人民群眾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
法官和調解員組織雙方當事人開展訴前調解 記者許光偉 攝
用心用情調解 訴前定紛止爭
“在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的前提下,對適用于訴前調解的案件,我們會第一時間把案件分流給調解員開展調解。”儋州法院立案庭庭長麥瓊一邊整理當事人提交的立案申請,一邊向記者介紹。
為科學合理配置審判資源,以滿足繁簡分流、分調裁審功能需求為導向,儋州法院立案庭設立了案件分流、調解、速裁以及綜合事務四個工作團隊。
“調解團隊現有法官4人、書記員4人、調解員114人,按照‘1+1+N’的結構模式,對矛盾爭議不大、適宜調解的糾紛開展調解工作,力爭在訴前定分止爭。”麥瓊說。
“明哥,我的那個課時費已經收到了。感謝您的關心和幫助,您辛苦了!”1月10日16時許,一起教育培訓合同糾紛案件的當事人陳某撥通了調解員劉海明的電話,感激地說。
原來,去年12月22日,儋州某科技公司未能按照約定向陳某等40人履行教育培訓的義務,雙方因此引發糾紛。劉海明接到案件分流團隊轉來的訴前調解任務后,立即聯系雙方當事人開展調解工作。
經過法官林淑芳、調解員劉海明、書記員林文玲用時23天的用心用情調解,40起教育培訓合同糾紛案件最終成功調解38件,儋州某科技公司分批次、分時段向陳某等38人退還課時費。
“促成該案調解,不僅減少當事人的訴累,還減少了案件進入訴訟環節所消耗的時間,當事人均表示更能接受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矛盾。”劉海明一臉欣慰地對記者說。
據統計,2022年,儋州法院通過訴前調解化解民事糾紛調解案件4285件,經法官、調解員調解成功2277件,調解成功率53.14%,在訴前成功將半數以上糾紛化解。
優化分調裁審 為群眾高效解紛
“在原先的繁簡分流工作基礎上,我們進一步研究細化繁簡分流工作細則,擴大了民商事案件簡案范圍,細化簡案識別標準,從三重分流機制優化為‘四階段一轉換’的繁簡分流機制。”儋州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熊大勝介紹,通過對繁簡分流機制的優化,總體能對案件進行訴非、訴調、繁簡分流,基本實現簡案快審、繁案精審、調解高效。
儋州法院共有8個速裁團隊,每個團隊由1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或書記員組成,采用獨任審理方式審理速裁案件。
“在優化的繁簡分流機制中,我們增加了速裁案件分流階段,根據民間借貸、金融借款等不同案件類型,將案件類型化歸納并分流給對應速裁團隊辦理,審理專門類型的案件,成功讓速裁快審提速增效。”麥瓊告訴記者。
“對于適用速裁程序審理的案件,在保證當事人權利的情況下,我們簡化庭審操作規程,簡化裁判文書格式,探索使用令狀式裁判文書、要素式裁判文書模式,力爭在案件立案受理后20日內結案。”速裁團隊隊長馬靜介紹說,儋州法院設立速裁法官每日值班制度,保證速裁案件在立案后24小時內回轉至速裁法官手中,由速裁法官自行安排送達、開庭、審理,實現快立快審。
2022年,儋州法院速裁團隊8名法官全年辦理案件3888件,占立案庭受理案件數的84.71%,法官人均辦案486件,平均每件審理天數29.6天,比全省法院平均值少8.9天,大大縮減了當事人的訴訟時間成本。(許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