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從監區到社區 從高墻內到社會中 選派民警如何在社區矯正中發揮大作用?
            時間:2022-03-28 13:01來源:法治時報責任編輯:郭磊

            “你現在是社區矯正對象,定時去司法所報道是你必須遵守的規定,你認同嗎?”3月1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社區矯正中心,省司法廳刑罰執行一體化選派民警(以下簡稱“選派民警”)程靜對社區矯正對象李某某進行談話教育。

            選派警察參與社區矯正工作,是司法部完善刑罰執行制度,加強社區矯正工作,推動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舉措。2019年以來,省司法廳先后從我省各監獄戒毒所選派警察到各市縣(區)參與社區矯正工作,負責協助開展入矯宣告、警示教育、日常監管、心理矯治、調查評估等活動。在海口市美蘭區司法局,目前共有8名選派民警。

            從監區到社區,從高墻內到社會中,警察身份沒有改變,但是監管環境和對象卻不一樣了。為了做好社區矯正工作,被派駐到美蘭區司法局的選派民警們通過補足知識短板和創新工作方法,不斷破解社區矯正工作中的難題,已成為美蘭區社區矯正工作戰線上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圖片

            選派民警程靜與社矯對象談心談話全媒體記者符傳問攝

            及時補足知識短板

            3月15日上午,李某某因為近期不太配合美蘭區司法局藍天司法所的管理,被司法所工作人員帶到美蘭區社區矯正中心接受選派民警的警示教育。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談心談話,李某某主動向程靜承認錯誤,并表示今后一定配合司法所工作。

            程靜的桌上擺著不少與社區矯正有關的法律法規書籍和資料,書籍和資料上面有不少標記。作為一名戒毒所民警,2020年7月被選派到美蘭區司法局后,程靜發現原來的法律知識儲備完全不夠,這也是其他選派民警共同面臨的問題。

            “社區矯正工作專業性很強,只有熟練掌握社區矯正各項法律法規和工作制度,才能真正做好社區矯正工作。而且每一個社區矯正對象犯的罪行都不一樣,我們要對他們進行教育,首先自己得掌握更多法律法規。”選派民警王志方說,她2021年7月從省美蘭監獄選派到美蘭區司法局協助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為了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對象,不僅要學習社區矯正法、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海南社區矯正法實施細則等社區矯正法律法規,在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警示教育的時候還要做到“缺什么補什么”。

            “像今天來的李某某,他是因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判刑,緩刑5年,在藍天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最近他不太配合司法所的管理,所以我們對他進行警示教育。在對他進行教育前,首先我自己得先了解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是什么,怎么處罰等相關法律知識。”在送走李某某后,程靜坦言,教育幫扶社區矯正對象是一個不斷更新知識儲備的過程。

            圖片

            選派民警謝容良向工作人員了解社區矯正對象近期工作及生活情況全媒體記者符傳問攝

            探索破解“人機分離”難題

            與程靜一樣,謝容良也是2020年7月從省仁興戒毒所選派到美蘭區司法局。面對新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對象,謝容良通過及時補足知識短板、查閱檔案、下沉司法所等方式,很快熟悉了新崗位,并在工作實踐中發現,社矯對象與其定位手機之間存在一定“人機分離”風險。

            社區矯正作為一種非監禁刑罰執行方式,日常主要依靠社區矯正對象手機定位和定期到司法所報到來監管。“我們在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日常監管時,發現有些社區矯正對象會把定位手機交給他人打卡,或者通過設置呼叫轉移來逃避正常監管,但是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美蘭區司法局新埠司法所所長崔圣說。

            為破解“人機分離”的難題,謝容良和美蘭區司法局的其他選派民警創新推出實地走訪抽查方法,先電話聯系社區矯正對象了解位置,再直奔社區矯正對象所說的地點突擊檢查,這一創新方法不僅堵住了抽查定位時的“人機分離”漏洞,還對社區矯正對象起到一定震懾作用。

            2021年以來,美蘭區轄區內社區矯正對象無一脫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現象,社區矯正對象監管教育成果顯著。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提升社區矯正的質量,今年美蘭區司法局的選派民警們計劃借鑒監獄、戒毒系統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探索美蘭區社區矯正精細化管理新模式。“我們想從年齡、罪行、職業等方面對美蘭區轄區的社區矯正對象進行一個再分類,這樣在平時的教育幫扶中也會更有針對性和借鑒意義。”謝容良說。

            因人施“矯”提升社區矯正效果

            2021年底,美蘭區司法局實行選派民警包點司法所制,每個選派民警單獨負責指導和參與2個或3個司法所的社區矯正工作,這要求每個選派民警都要能獨當一面。

            劉某某曾是美蘭區司法局博愛司法所的“重點人員”,脾氣暴躁的他多次違反社區矯正監督管理規定。為使劉某某盡早回歸正途,結合劉某某的性格、家庭關系、犯罪原因等情況,選派民警聯合司法所不僅多次前往劉某某家中對其進行談話教育和心理疏導,還積極聯系社區和婦聯等相關部門解決其生活困境,很快劉某某的言行有了較大改觀,目前已順利解矯。

            “選派民警通過包點司法所,可以對自己負責的社區矯正對象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這樣在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教育幫扶時也能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在選派民警王志方看來,因人施“矯”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也要求選派民警必須具備與之匹配的工作能力。

            美蘭區司法局副局長吳多珊告訴記者,選派民警到美蘭區參加社區矯正工作以來,通過不斷學習和發揮自身刑罰執行工作優勢,不僅有效緩解了美蘭區社區矯正執法力量不足的問題,而且進一步規范了社區矯正執法活動,提高了社區矯正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作者:肖倩程佳英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