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里是廈門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請問您有什么法律問題?”廈門12348法律服務熱線平臺,問話聲、解答聲此起彼伏,十幾名律師頭戴耳機,通過電波傳遞著“法律良方”。
這是福建省廈門市公共法律服務優質高效、精準權威的生動縮影,這里承載了年超10萬件、占全省總量40%的法律咨詢量,接聽滿意率連續三年達98.5%。
新時代新征程,廈門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走在前、做在先,推動出臺全國首部市級公共法律服務地方法規,全力構建“實體+熱線+網絡”三大便民法律服務平臺,探索出“公證+”多元調解銜接機制、“公證+司法鑒定”電子證據服務模式等廈門經驗,深化閩臺法律服務合作,建設覆蓋城鄉社區、滿足各領域各層次需求、體現公平正義價值追求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讓群眾獲得普惠、精準、及時、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務。
全業務、全時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他不給孩子撫養費,我能不能起訴他?”來電的女子邊哭邊說氣話,“現在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我要把孩子都扔在男方家。”
“父母雙方都有撫養孩子的義務,您可以通過訴訟途徑確認孩子的撫養權和撫養費……”值班律師言語溫和地安撫女子,在給予明確的法律維權方案后,對方的情緒逐漸緩和。短短3分鐘的對話里,起訴的地點、費用、周期、流程、要準備材料,都清楚了。
類似的對話場景,在廈門12348法律服務熱線平臺不斷上演。離婚財產怎么分配?能不能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看似普通的法律問題,卻都是群眾心里“天大的事”。
為給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法律服務,2017年以來,廈門市司法局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建立起一支由400多名專業律師組成的值班隊伍,在全省率先實現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不間斷人工服務,接通率達95%以上。
值班律師正在解答群眾咨詢
優質高效的法律咨詢服務,也吸引著全國各地的群眾來電咨詢,被稱為“百姓身邊的法律顧問”。
熱線咨詢只是廈門公共法律服務的暖心一角。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廈門公共法律服務載體不斷更新完善,以“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為目標,全面建成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構建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打造具有廈門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在線下,公共法律服務觸角已深入到街道、社區、鄉村。全面建成市、區、鎮(街)、村(居)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全市38個鎮(街)全部設立了公共法律服務站,全市521個村(居)都設立了法律服務工作室,率先全省實現“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全覆蓋,通過法律咨詢、法治宣傳教育講座、調處矛盾糾紛等方式為社區群眾提供家門口的便捷法律服務。
廈門市醫調中心首次依托“12348廈門法網”調解云平臺網上調解一起醫療糾紛
在線上,建成集網絡法律咨詢、矛盾糾紛線上調解及預約分流指派、法律服務業務辦理引導等功能為一體的市級“12348廈門法網”,并在移動端推出“廈門掌上12348”微信公眾號、法律援助援務通小程序等便民法律服務產品。
同時,還上線“廈門法律服務地圖”,涵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及律師、公證、司法鑒定、法治教育、調解、法律援助、仲裁等14類、近2500個法律服務網點,實現在線咨詢、預約辦理等功能,把辦事群眾精準“導航”到法律服務機構辦理點,打通服務市民的“最后一公里”。
創新公共法律服務產品供給,精準滿足群眾需求
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資源,盡快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
著眼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十八大以來,廈門市公共法律服務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我們聚焦群眾需求,創新服務內容、形式,整合各類法律服務資源,不斷提升服務的覆蓋面和服務質量,引導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推動全社會形成良好法治環境。”廈門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處處長賴敬佩說。
廈門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接待來訪咨詢群眾
2021年10月1日,《廈門經濟特區公共法律服務條例》施行。這一全國首部市級公共法律服務地方法規,以立法為引領推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創新構建。
在廈門市司法局一樓,廈門市法律援助中心門庭若市,大廳里咨詢法律問題,尋求法律幫助的群眾絡繹不絕,墻上“依法、維權、保障、公平”八個大字正生動演繹。
關懷弱者,打造的優質便民的法律援助服務。廈門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實現法律援助案件“全域通辦”,讓困難群眾就近獲得法律幫助;率先實現刑事案件申請法律援助無需經濟困難審查,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服務觸角不斷延伸,打造“島內半小時、島外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讓困難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法律援助。
3分42秒,帶你看懂什么是“公證+”警調聯動機制
主動創穩,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解決在當地。傳承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鷺江公證處攜手集美公安分局,以“駐所”調解的形式共同設立“公證+”警調聯動中心,搭建“公證+”集調在線平臺,形成了“公證+”多元調解銜接機制。2020年6月,該制度被公安部評選為全國公安機關優秀行政執法制度,并在全市推廣。
精準服務,創新公共法律服務產品供給。在湖里區7大土地房屋征收指揮部,成立法律服務工作站,參與協助起草、審核文件、法律咨詢、矛盾糾紛調處和公證服務等全天候“一站式”法律服務。
打造一流法律服務高地,書寫新福建建設“法治答卷”
2022年9月7日,海絲中央法務區揭牌啟用了一批重點項目、成果。海絲中央法務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下稱中心)就是其中之一。統籌各類優質法律服務資源,一站式提供全要素公共法律服務,多元化、現代化、國際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現實圖景已經鋪陳開來。
走進中心大廳,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坐席依次排開,大廳一側,福建省臺灣公證文書比對驗核中心、福建省國際商事海事法律咨詢平臺、福建省域外法查明中心、福建省法治人才實訓基地等高端法律服務窗口也開門迎客。
省市區聯建“線上+線下”海絲中央法務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海絲中央法務區落址廈門,得益于廈門在高端、多元法律服務領域持續領跑。
今年4月,交通銀行廈門分行工作人員接到上海客戶的緊急求助,“貨物即將到港,但由于疫情原因,無法及時寄送銀行放款所需材料,也無法核保面簽,如果銀行不能及時放款,會產生高額滯港費用。”銀行工作人員引導該客戶登錄廈門市鷺江公證處“公證云”平臺,成功辦理了委托書公證,在貨船到港前順利完成放款,解了客戶燃眉之急。
“公證云”是廈門市鷺江公證處創新推出的電子數據保管平臺。自2015年上線以來,通過存證,幫助眾多個人和企業維護自身權益,也在全國多起首例訴訟案件中,提供關鍵證據,維護公平正義。
公證員通過后臺受理當事人申請
2018年,廈門還率先全國推出“公證+司法鑒定”電子證據服務新模式,將公證的法定證明力與電子數據司法鑒定的取證、存證技術有機結合到一起,為電子數據的應用和發展系上了“雙保險”。加強兩岸律師交流,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從2010年廈門啟動臺灣律師所在大陸設代表處試點以來,5家臺灣律師所代表處先后落地廈門,為兩岸經貿往來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切實有效保障兩岸同胞的合法權益。
十年奮進路,闊步新征程。廈門市司法局局長丁賢志說:“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我們將繼續高水平建設‘人人可享’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