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騰房、轉移資產、銷聲匿跡、躲避執行……被執行人各種“自欺欺人”的“花式拒執”看似“聰明”,殊不知,當其選擇拒執的那天起,刑事犯罪的齒輪已經開始轉動。2023年,江蘇省張家港市人民法院共執結各類執行案件9666件,執行到位19.6億元,作出有罪判決20件,創下歷年最高紀錄。
這是張家港“亮劍”拒執的顯著成效。近年來,全市持續保持依法嚴懲拒執犯罪的高壓態勢,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深入推進打擊拒執犯罪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行為,在保障人民合法權益、維護司法權威、營造誠實守信社會環境上取得成效。
2022年以來,張家港市委政法委牽頭成立集中打擊拒執犯罪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建立案件辦理定期會商及常態化督導督辦制度,明確公檢法在打擊拒執犯罪過程中的職責,以“快立、快偵、快捕、快訴、快審、快結”工作機制凝聚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獲評蘇州市打擊拒執犯罪專項行動先進集體。
每半個月定期召開推進會,彰顯出市委政法委打擊拒執犯罪的決心。“在推進會上,對公檢法拒執犯罪案件辦理情況開展專項督查,聽取正在辦理的拒執犯罪案件進展情況。”張家港市委政法委執法監督科四級調研員朱端冰表示,“通過專項督查,明確案件的時間節點、計劃措施和完成時限等情況,壓實各政法單位的工作責任,加快案件辦理進度和質量。”
市民朱某某拖欠某貿易公司、顧某某等5人共計3600余萬元,為逃避執行,朱某某借用他人賬戶收取股權轉讓款3000萬元,并將該款項用于投資、經商、消費等。去年5月,張家港市人民法院將該拒執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朱某某自愿認罪認罰,并歸還部分款項。11月,朱某某因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隨著法槌落下,朱某某最終為自己的拒執行為付出了法律代價,這也是蘇州市打擊拒執犯罪的典型案例。
2023年10月21日上午,張家港市人民法院對一起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案件公開宣判時,組織被拘傳回法院的15名被執行人現場旁聽案件庭審,接受警示教育,強化法律后果告知,讓逃避執行、抗拒執行者望而生畏。
集中打擊拒執犯罪的目的在于解決執行難問題,張家港市人民法院通過推進集中嚴打、公開集中宣判等,加強法律法規和法治意識宣傳。同時,市人民法院在向被執行人送達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執行公告等法律文書時,同步送達《蘇州法院打擊拒執犯罪典型案例》和《涉嫌拒執犯罪預告書》,切實提升法律執行的威懾力。
勇往“執”前不停步,執行到位護民生,執行事關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今年,我們將繼續加大對規避執行、拒不執行的打擊力度,以高壓態勢彰顯司法威懾力,為勝訴當事人送上最期待的‘真金白銀’,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的司法期待。”張家港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集中打擊拒執犯罪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長徐高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