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吉林省長春市政法系統把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擺在突出位置,結合各自職能,創新工作方式,出臺有力措施,提供優質法治服務,全力優化域內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筑牢安全穩定“銅墻鐵壁”,做好簡政放權“減法”和服務質效提升“加法”,取得了良好成果,獲得了域內企業的廣泛好評。
創新方法強保障
企業興則產業旺,產業旺則經濟強。長春市政法系統聚焦重點任務,多措并舉,出實招、下氣力推動服務企業、服務人才、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四個服務”工作走深走實,為優化域內營商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長春市委政法委統籌全市政法機關開展“服務企業月”活動,重點梳理總結中小企業合規風險并提出建議。在服務大項目建設方面,通過“任務清單”“問題清單”“責任清單”3張清單制度,推動服務企業各項措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獲得了省委政法委主要領導的批示和肯定,并在全省推廣。
長春市公安局貫徹落實市委政法委及上級公安機關的工作部署與要求,出臺了《長春市公安局服務企業發展23條措施》,簡化交警、戶政、出入境、治安等辦事流程,縮短辦事時限;上線長春市旅館業服務管理APP,支持旅客在未攜帶身份證的情況下核對身份,辦理旅館住宿等業務;通過“e窗通”系統開通網上申請刻制公章業務;對申請辦理特種行業許可證實行告知承諾。
全市兩級法院開辟涉企綠色通道,進一步暢通線上、線下立案渠道,加快登記審核速度,對確定進入訴訟的涉企案件快收、快立、快分,加速案件流轉,提升司法服務效率;綜合運用吉林電子法院、云上法庭、電子送達、12368訴訟服務熱線平臺,推動全流程網上辦案體系建設,讓當事人切實感受到“智慧法院”“指尖訴訟”的便利;對訴訟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用足用好“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增設電子卷宗查閱窗口及電子卷宗自助查詢設備,方便當事人快捷便利調取案件信息及證據材料,并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置訴訟服務臺及調解工作室,為企業、群眾提供法律咨詢、訴訟程序引導、法律文書指導、訴訟風險評估等法律服務;積極服務大局,以“五化”工作法推進“智慧法務區”建設相關任務,長春破產法庭正式受理案件。
長春市司法局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印發《長春市司法局落實“三抓”部署助推企業發展二十項措施》,組建律師助企專家團隊和“雙創”法律服務中心,組織專業律師為民營企業開展免費“法治體檢”;建立司法鑒定咨詢專家人才資源庫,設立助企“法律服務直通車”,在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機構建立涉企服務綠色通道,對有相關需求的民營企業進行預約、上門等便利服務。
紓困解難助發展
“貼心服務為企業、熱情高效辦實事!”“心系企業、排憂解難;熱心服務、盡職盡責!”
在長春市政法機關,一面面錦旗上的話語道出了被服務企業的心聲。
“優化長春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并取得實效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市政法機關同心協力,共同完成。”市委政法委法治處處長郎曉紅告訴記者,幾年來,長春市各政法單位紛紛將惠企政策落實落細落具體,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極大地提升了域內企業干事創業、謀求發展的信心。
長春市公安局積極落實《關于民營企業及經營者輕微犯罪依法免責免罰清單》文件精神,嚴格依法保護企業家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最大限度地減少執法活動對民營企業的影響。
市檢察院發揮檢察機關職能作用,印發了《關于堅持檢察能動履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二十條意見》和《長春市檢察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檢察長十項公開承諾》,依法審慎辦理疫情防控期間發生的涉企案件;堅持“少捕慎訴慎押”司法政策,開展涉企案件少捕慎訴專項監督活動;利用“12309”檢察服務中心平臺,開辟企業維權綠色渠道,及時公布典型案例,發揮示范、引領、指導作用。
市法院統一執法辦案標準,從有利于企業生存發展的角度出發,依法正確適用《民營企業及經營者輕微犯罪依法免責免罰清單》,審慎適用刑事強制措施;積極推進“生道執行”平臺應用,減少執行活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有效保護申請執行人的和解利益;開展全市兩級法院執行服務民營企業專項行動,強化善意執行,多角度、多措施快速執行,依法保證民營企業生產;認真貫徹落實省高院要求,對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依法準予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用,對保供設施、設備、物品、資金等,不得隨意查封、扣押、凍結;在依法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加強涉企案件訴前調解、委托調解、訴訟調解工作,引導當事人選擇適當的方式解決糾紛。
全市政法系統嚴厲打擊涉民營企業違法犯罪,努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市公安局依托“昆侖2022”專項行動,加強巡邏防控,開展企業內部安全檢查,積極營造護商安商的治安環境,并建立警企聯系、民警駐企機制,積極開展警企對接、警企聯動,嚴厲打擊擾亂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的違法犯罪和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市檢察院精細化辦理侵害涉企權利案件,密切關注申訴企業的需求,從幫助企業恢復生產經營、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辦理企業申訴案件;市司法局突出服務意識,走進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提出預防和化解法律風險的建議,實行公證服務“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推出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和專項服務,充分發揮“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作用,為企業、員工及群眾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法律咨詢服務。
宣傳引導聚合力
良好的營商環境既是一個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生產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需要政法機關保駕護航,也需要政法機關積極引導域內企業守法經營、依法維權。市委政法委指導全市政法機關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將法律知識送到企業經營者與勞動者身邊,著力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水平再上新臺階。
全市兩級法院聚焦企業生命全周期和各審判案件類型,常態化篩選、發布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保障復工復產典型案例,適時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強化以案釋法效果;開展“普法進企業”活動,通過走訪調研、召開座談會、“法治體檢”等多種方式,加大法治宣傳力度,精準對接企業法律需求,及時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的法律服務,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市檢察院深入開展企業司法維權活動,提供法律服務,充分聽取企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幫助企業分析經營中的法律風險,促進企業合法經營。
市公安局廣泛開展社會宣傳,推動“十百千萬”為民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他們深入企業進行普法宣傳,并通過舉辦公益司法講座,張貼條幅、海報,上街宣傳等方式,全面開展社會面宣傳,積極推進全市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良好發展;在大型企業、重點物資企業、農貿市場及人員流動性大的場所開展法律服務,建立服務企業檔案和聯系人制度,增強了與企業之間的密切聯系;聯合街道辦事處、轄區企業負責人召開座談會,了解轄區企業的具體困難,當場給出解決方案。
市司法局利用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微信群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活動,加大各項惠企助企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對涉及企業的重大疑難法律問題,組織專家、律師進行法律論證,為企業提出專業的法律意見和高質量的解決方案。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長春市委政法委的帶領下,長春市政法機關積極履行職能,主動靠前服務,為企業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服務和保障,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為企業輕裝上陣、創新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為域內社會經濟發展按下了“加速鍵”,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了長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