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出席第七屆中新法律和司法圓桌會議開幕式并作專題發言 表示
鞏固創新司法交流合作機制
服務保障中新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伙伴關系發展
11月28日,第七屆中新法律和司法圓桌會議在北京開幕。
11月28日,第七屆中新法律和司法圓桌會議在北京開幕。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出席開幕式并作專題發言。新加坡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梅達順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出席開幕式并作專題發言。
張軍表示,中國和新加坡互為友好近鄰和重要合作伙伴。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和李顯龍總理將中新關系提升為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伙伴關系,在兩國關系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為新時期兩國關系高水平發展指明了方向。近年來,兩國領導人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引領中新關系不斷邁上新臺階,也為兩國最高法院間的司法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法律和司法合作是“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以來,中新兩國最高法院依托中新法律和司法圓桌會議機制,圍繞共建“一帶一路”法律基礎設施主題,在國際商事、知識產權、統一法律適用等領域開展一系列合作,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了司法動能。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圍繞中新關系“全方位”“高質量”和“前瞻性”三個關鍵詞,以司法之力服務保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張軍提出3點建議。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以中新關系新定位為指引,在圓桌會議機制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戰略溝通,圍繞會議設置的議題開展深入探討、互學互鑒,為雙方未來合作開拓更多領域,不斷向“全方位”合作邁進。進一步提升合作效能。繼續發揮圓桌會議機制和兩國最高法院聯合工作組的作用,鞏固創新合作機制,推進既有成果落到實處,就司法領域務實合作、互促共進,推出新舉措,不斷向“高質量”合作邁進。進一步服務發展戰略。根據兩國發展戰略和雙方合作需求,及時更新調整司法合作戰略路線圖,積極探索在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環境資源、科技創新等新興領域的合作,不斷向“前瞻性”合作邁進。
新加坡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梅達順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梅達順在致辭中表示,自第六屆圓桌會議以來,兩國司法關系穩固向前發展、達到更高水平,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爭端管理框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圓桌會議是兩國司法機構之間牢固關系的核心,已經成為兩國法院之間司法合作以及思想和經驗交流的極為寶貴的平臺。期待雙方進行互惠互利的司法交流,積極提出建設性意見,推動兩國司法工作不斷取得新發展。
會議圍繞“司法機關在構建跨國商事司法體系中的作用”“知識產權案件技術事實查明機制的構建與完善”“外國判決承認和執行機制的最新發展”和“高效快速解決仲裁司法監督案件”等四個議題開展深入研討。張軍在專題發言中指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需要各國司法機關不斷深化務實合作,共同研究國際商事糾紛解決規則,攜手構建公正高效的跨國商事司法體系。期待中新雙方司法機關以圓桌會議機制為基礎,共促國際商事規則的協調與統一,就國際貨物買賣、國際貨物運輸、國際融資擔保等商法“公約數”較大的重點領域,建立合作框架,為形成國際社會共同接受的商事示范規則貢獻智慧。共肩履行國際義務的責任與擔當,秉持平等保護原則,依法妥善審理國際商事爭議有關案件,維護公平競爭、誠實守信、和諧共贏的區域大合作環境。共享涉外商事審判的經驗與規則,進一步豐富境外取證、送達、法律查明等合作方式,完善國際司法協助工作機制,為涉外商事糾紛解決提供更加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務。共建國際商事糾紛多元解決機制,相互學習借鑒國際商事法庭建設的有益經驗和先進做法,實現訴訟、仲裁、調解的有機銜接,為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解決國際商事糾紛提供參鑒。共商國際司法合作與司法協助,在企業合規、產權保護、互聯網司法等領域擴大司法合作成果,推動完善區域司法協助機制、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參加第七屆中新法律和司法圓桌會議的代表合影。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最高法副院長楊萬明主持開幕式。二級大法官、最高法副院長陶凱元、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王淑梅,新加坡最高法院大法官莊泓翔、施奇恩、艾迪·阿都拉,新加坡駐華大使陳海泉,中國最高法、新加坡最高法有關人員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