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結案平均用時縮短65.2天!浙江東陽法院的"一件事"集成改革亮了
            時間:2023-03-28 08:22來源:法治網責任編輯:施少倫

            法治日報記者 陳東升

            法治日報通訊員 王帷韜

            動物世界中,虎鯨的戰斗力極強,浙江東陽法院從虎鯨的特質中汲取智慧,努力打造“虎鯨特搜”執行品牌,不斷彰顯東陽法院團結作戰、敢為善為的執行風采,推動法院執行工作不斷提質增效。

            不久前,“頭鯨”來了!東陽法院“湯獻工作室”揭牌成立,這是該法院第一個以執行干警命名的工作室,也是打造“虎鯨特搜”執行品牌、發揮“頭鯨”領航作用的新探索。

            據了解,2021年以來,浙江省東陽市人民法院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積極推行執行“一件事”綜合集成改革,因地制宜探索地方特色,創新服務模式,執行質效顯著提升,首次執行案件實際執結率提升3.03%,法定期限內結案率提升4.97%,結案平均用時縮短65.2天。

            多部門協同改革提升效率

            “感謝東陽法院,感謝法官,欠下的工資款一分沒少,全都收到了!”近日,領到工資款的農民工張某打通執行法官的電話,激動地表達了謝意。

            而與張某一道收到應得工資款的還有84人,涉及工資款達670萬余元。

            85件執行案件全部執行完畢,工資款迅速發放到每一名農民工手中,東陽法院用一周時間高效完成從立案、執行督促、扣劃款項到案款發放整套流程,這背后是執行“一件事”改革多部門協同打通案件難點的努力。

            2021年以來,東陽法院利用執行“一件事”集成平臺,打破各相關職能部門、社會力量之間的數據壁壘,形成協同合力,橫向聯通17家協作單位,實現分散需求“一站式”全覆蓋,大大提升執行效率。

            針對執行查控聯動機制運行中,大數據審批流程復雜、被執行人提審難等問題,東陽法院聯合公安機關暢通機制流程。

            該機制升級以來,已向公安機關推送查控被執行人4361人次,查控率達20.2%,較改革前提升12.3%,查控平均用時15.4天,較改革前減少45.7天。

            為最大限度減少中間環節、提升執行效率,東陽法院把轄區內執行高頻協作事項納入“最多跑一次”平臺。

            以股權凍結為例,執行干警可以通過手機端進入操作平臺上傳文件,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通過平臺可以即時審閱相關材料,線上實施凍結。從凍結程序啟動到實際辦結,用時不超過5分鐘,極大提升了司法效率。

            2020年5月,東陽法院圍繞市委、市政府低效工業用地清理整治要求,以綜合治理執行難府院聯席會議機制為依托,制定企業資產協同處置細則。

            自改革以來,該院聯合市低效用地整治領導小組、資規、稅務、市場監督、國資委等事權單位和機構,優化執行相關流程,推進低效用地整治“一件事”協商機制落地成型,共推動項目91個,掛拍工業用地71宗、成交59宗,涉及土地面積1533.3畝、建筑面積117.98萬平方米,成交金額達20.1億元,為地方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極大助力,并妥善化解一批涉工業土地執行積案。

            多途徑創新機制彰顯溫度

            “在推行執行‘一件事’綜合集成改革上,東陽法院多途徑創新服務機制,特色化處理執行難,充分展現司法關懷。”東陽市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賀利平向《法治日報》記者介紹說。

            推進執行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重點工作實現清單化閉環管理,全年發出各類督辦清單162份,案款平均發放天數為9.74天,無理由延期發放情況清零。

            精準適用懲戒措施,2022年全年執行案件制裁違法率為117.96%。聯動公安機關精準查控被執行人,成功查控被執行人382人,促進114件案件執行完畢,213件案件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到位標的額1300余萬元。

            善意執行助被執行人企業“直播帶貨”擺脫困境;阿爾茨海默癥老人因法院秉公執法送玉米報恩情;五任法官跨越13年接力為古稀老人送上贍養費……類似的執行故事在東陽法院不斷發生,彰顯司法溫度,盡顯虎鯨風采。

            多元化場景融合延伸觸角

            三單鄉是東陽市海拔450米以上的零工業純山區鄉鎮,地廣人稀,依托三單鄉共享法庭,庭務主任和網格員與執行人員高效溝通,并協助完成調查、送達、督促等執行程序,共享法庭已經成為執行人員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共享法庭是法院和法庭的“神經末梢”,是深化訴源治理的有效抓手。東陽法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推進“執行+共享法庭”模式,讓司法觸角有效延伸到鎮街、村社等社會治理最末端。

            執行人員根據執行案件實際需要,通過“線上+線下”多層面整合資源,快速收集被執行人財產、工作和家庭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為下一步線下調查明確方向。

            截至目前,東陽法院已建設完成共享法庭355個,其中鎮街共享法庭18個、村社共享法庭建設328個、特設共享法庭9個,實現鎮街村社共享法庭全覆蓋,2022年以來,通過“執行+共享法庭”執結案件53件,到位標的額150萬余元。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相關領導評價認為,東陽法院依托執行“一件事”綜合集成改革帶來的紅利,豐富了從源頭切實解決執行難的工作格局,是“以人民為中心”在執行領域的生動實踐。值此全省法院全力破解執行難之際,要借鑒推廣東陽經驗,持續深化司法領域“當事人一件事”集成改革,為浙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hdzq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