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法官下鄉開展法律咨詢活動。
新華社記者黃偉攝
圖②: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黃艤鎮馬道子村油菜花綻放。
劉學懿攝(人民視覺)
圖③: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審理一起民事案件。
周亮攝(人民視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無論是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還是以法治為引領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讓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以及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項工作統籌推進、蹄疾步穩,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
從本期開始,我們推出“咱們的法治獲得感”系列報道,展現全面依法治國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動實踐。
——編者
“案件由誰來辦、進展到什么程度,網上都能查到。不僅更便捷,也讓我們心里更有底。”近日,律師陳先生來到浙江省諸暨市人民法院,將身份證放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的信息查詢系統上,案件的名稱、案號、立案日期、庭審人員等信息均在屏幕上顯示出來。
如今,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只要憑有效身份證件、手機號碼、查詢碼及密碼,就可隨時登錄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查詢、下載有關流程信息、材料等,及時了解和監督案件進展。公眾也可以通過該網直接查詢法官名錄、訴訟指南、開庭公告等司法公開信息。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實施一系列改革舉措,讓人民群眾收獲更多法治獲得感。
從“審查”到“登記”,實現有案必立、有訴必理
4萬元施工保證金要不回來,這事窩在楊某心頭好幾年。
高某在河北省平山縣承包一處工程項目,將其中的防水工程分包給河南省平輿縣的楊某。2015年6月,楊某向高某交了5萬元施工保證金。由于種種原因,工程未能順利施工。2019年2月,高某與楊某達成分批還款協議,約定高某當月向楊某返還1萬元,剩余4萬元分兩次于2019年年底前還清。但在返還1萬元后,高某并未如約返還剩余4萬元。與高某幾經溝通無果,楊某決定將其訴至法院,但得去涉案工程項目所在地平山縣人民法院立案,相隔千里加之人生地不熟,讓他心中不免忐忑。
前不久,楊某來到平輿縣人民法院詢問,立案窗口的答復讓他喜出望外——可以申請跨域立案。平輿縣人民法院工作人員立即將相關材料拍照上傳,為楊某申請跨域立案。近700公里外的平山縣人民法院實時接到立案申請,審核材料達到立案標準后即當場立案。從提交申請到收到立案成功的確認短信,整個過程僅歷時7分鐘?!拔以詾榈迷趦傻刂g往返奔波,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辦好了,跨域立案真是便捷又高效!”楊某贊不絕口。
“跨域立案已在全國四級法院實現全覆蓋,且實現案件類型全覆蓋。”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錢曉晨介紹,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跨域立案在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同時,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大幅減少人員流動、大力提升司法質效。
跨域立案是立案登記制改革的銜接配套和深化舉措?!傲覆辉匐y”,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群眾到法院辦事感受到的直接變化。
時針撥回到2015年5月1日,立案登記制在全國法院鋪開。在此之前,我國法院實行立案審查制。在立案環節,一些法院對是否受理案件設置較高審查標準,“求告無門”一度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改革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
從“審查”到“登記”,雖然只有兩字之變,卻意味著我國司法領域開啟一場堅決、徹底、意義深遠的改革,代表著我國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發生重大變化。從此,當事人只要提供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起訴材料,人民法院就予以登記立案,當事人可以依法行使訴權。
“立案是啟動司法程序的總開關,是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實現公正司法的第一步。實現‘有案必立、有訴必理’,才能‘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比A東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院長虞潯說。
全面深化改革,回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
立案從審查制到登記制的變化,就像打開了一道閘門,使更多矛盾糾紛得以納入法治渠道予以化解。面對案件增長帶來的壓力,如何既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又確保公正審理和裁判質效?如何讓人民群眾既對訴訟程序滿意,也對實體處理的結果滿意?
“感謝法院的幫助,讓幾近崩潰的我們,看到愛與希望。”前不久,深圳市民閆女士特地將感謝信和錦旗送給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李杏玲。閆女士因著急用錢,決定售賣自己的房產,但該套房產因房貸斷供,已被銀行申請查封。一邊是閆女士著急賣房籌錢的焦急,一邊是銀行擔心解封后的“跑路”風險,李杏玲不斷向雙方釋法理、說道理、通情理,銀行最終同意法院解封房產,閆女士得以順利賣房籌錢,并還清銀行欠款。
近年來,福田區人民法院打造一支高質量特邀調解員隊伍,并建立調解員初調、法官把關的訴調對接工作模式——調解成功即高效進行司法確認;調解不成則提前固定案件要素、簡化訴訟流程。
福田區人民法院的實踐,是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成效的縮影?!叭嗣穹ㄔ阂徽臼蕉嘣饧姾驮V訟服務體系已基本建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多元解紛格局基本形成。”錢曉晨介紹,在線上,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實現四級法院100%應用,在線調解案件累計超過2400萬件;在線下,大量矛盾糾紛通過多元主體、多元途徑、多元方式得到及時、高效、一站式化解,平均調解時長17天,平均速裁快審周期32天。
除了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以立案登記制改革為支點,撬動全方位改革,使司法更加便民高效,司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司法為民落到實處。
完成法官員額制改革,進一步激發辦案質效,截至目前,全國法院共遴選產生12.7萬名員額法官,均配置到一線辦案;落實司法責任制要求,明晰審判組織權限和審判人員職責,不斷優化人員配置,實現“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建立健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反映人民法院法律適用不一致問題的渠道,配套完善監測、反饋和公開機制;加快建設“智慧法院”,明確民事訴訟活動可以通過信息網絡平臺在線進行,與線下訴訟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通過全方位改革,回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
司法公開,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不僅要實現,更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身處信息化社會,“公正的可視化”是新時代賦予司法的新要求。
1月1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人民法院對一起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進行庭審直播。對這樣一起重大、敏感、引發各界熱議的案件進行庭審直播,得到社會輿論的一致好評,成為一堂深刻而生動的法治公開課?!巴ㄟ^公開庭審,讓我們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這就是公開的意義。”一名網友評論。
案件流程信息公開,是司法公開的關鍵。曾經,案件的審理進程只有經辦法官和書記員才清楚,當事人只能想方設法托人打聽。隨著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于2014年8月投入運行,這一現象成為歷史。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公開……截至目前,人民法院放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可供查詢的裁判文書已超過1.3億份,網站訪問總量超過814億次,覆蓋210多個國家和地區。
司法公開不僅輸出法治價值,更轉化為社會生產力。這些海量的司法案例和數據,已成為十分寶貴的大數據資源,成為國內外司法大數據和法律人工智能產業的“金山富礦”,推動了市場、科技與法治的深度融合、良性互動,構筑起激發社會效益的價值階梯。
如今,無論是立案、聽證、庭審,還是裁判、執行,司法的每一個環節均可以在公開渠道查詢;無論是制定司法政策、出臺司法解釋,還是進行審判管理,人民法院的每一項工作都強調公開透明?!耙怨_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已成為各級人民法院落實司法公開的重要遵循。通過不斷拓寬人民群眾獲得司法信息的渠道,為當事人和公眾提供立體化、全方位、一站式、互動性的司法公開服務,人民法院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彰顯了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責任擔當。
“司法公開提高了當事人對司法活動的參與程度,同時提高了公眾對司法的關注和認知程度?!鼻迦A大學法學院教授程嘯說,人民群眾與司法“零距離”接觸,有利于司法人員提高工作質效、規范履職行為,也有利于增強公眾對司法的認識和理解,在全社會樹立法律權威和法治信仰。